第五百四十七章 策马扬鞭(1 / 2)

('话语间,前军行进迟缓。

几人策马上前,见官道被兽群践踏,雪化后又凝冰,一片糜烂难以落脚。

逢庆正欲抽调人力作业。

洪范叫住他,又挥退卒伍,先随手以炽潮蒸发上千平米积雪,而后稍稍催动沙世界,只见数十米内土地翻涌滚动,几个呼吸间已平整夯实。

【盛名之下果无虚士!】

养浩穰看得手心出汗。

因为地理和文化上的天然独立性,镇北卫相比其余边疆武者密度格外高。

身为都尉养浩穰见过不少先天武者,由弱到强大约能抵过三到五位天人交感,但洪范方才展现出的真元量级和输出功率已毫无疑问超出这个层次。

赤沙全军对此似乎司空见惯。

【若校尉身姿再雄壮些,当是一条无可争议的好汉,战力必能再劲霸三分。】

养浩穰怔然想到。

“我家公子可不比其他凡夫俗子。”

洪博见他发愣,自豪笑道,露出镶嵌的金牙。

“在军中称职务。”

洪范纠正道。

“是,校尉。”

洪博立刻肃容。

队列再次向前流动。

“我军渡凌河时所过之桥横跨四百米,由巨石切削种入河床而成,听说就是寇氏先祖所建?”

洪范轻拽缰绳让到道旁,问道。

“正是。”

养浩穰语带敬意。

“临渊桥乃寇氏先祖‘碎岳崩天’寇啸百多年前所建,若无此桥左卫治所恐怕不会在临渊城。”

几人在道旁策马,注视队列缓缓经过。

“左卫将军府治设在临渊城,但赤沙军从编制到职责的一应文书都发自中卫雪漫城。”

洪范突然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

“三卫大将军彼此并列吗?”

“说来是并列的,不过蛇无头不行,所以实际上有个前后。”

养浩穰毫不讳言。

“如今的镇北卫但凡口称‘大将军’而不加修饰的都是指中卫大将军寇非。他是三界天人,武圣之下无敌手,远超左右卫大将军,是故这些年来说一不二。”

洪范缓缓颔首。

右卫大将军彭冠为一界天人,列地榜四十一位,尊号“断戟听潮”;左卫大将军霍斩只元磁五关,与前二人更不是一个级别。

由养浩穰的态度可知,相比于蒯叶山南,强者统治在镇北卫是深入人心、可以宣之于口的政治正确。

闲聊之际,队列过了一半,养浩穰与四位随员站在道旁目不转睛,越看越是心惊。

除了赤沙军的上层武力外,他们还在评估全军装备。

镇北卫配甲率不高,且普遍使用布面铁甲,其工序复杂费时费力——以二百五十文一斤的在地钢价计算,一套制式全甲光用掉的二十斤钢就值五贯,总成本至少七两白银。

火器价格养浩穰不了解,想来不在铁甲之下。

然而眼前才新组建的赤沙军竟然给全员配备了四分之三板甲与长短火器,卒伍一应用度豪华得惊人。

“赤沙军的装备不错啊。”

养浩穰强压心绪,尽量用平淡语气说道,免得自家被人看轻。

“差强人意吧,毕竟是几个月里从征募开始仓促成军的,比起金海城的猎队还差点意思。”

洪博随口回道。

【不是,这么离谱的牛也吹得出?】

烽燧五骑心中腹诽,自是不信。

但洪博并未撒谎。

金海城的猎蛇产业本来就是高风险高利润,随着开明行军工产能的拔升,本地猎队纷纷大把撒币武装到牙齿。

不说各种丹药、用具、坐骑,老猎人一般标配三把枪——用于远距离精准射击的长管步枪,中近距离最大化火力的双管霰弹枪,还有贴身搏杀的连发左轮——个别身家不菲的还要备两发压箱底的玉髓爆弹。

至于赤沙军的甲胄也远不如北疆人想的那样值钱。

天南行大规模生产的廉价均质钢只要二十文一斤,而蒸汽驱动的动力锤、轧机、抛光轮和钻床,以及标准化、流水线化的生产模式更是将板甲的价格打掉了一个数量级。

从综合技术来说,洪范麾下诸多商行已经追上了上个世界的十八世纪中期,那时候的欧洲战场火枪大行其道,板甲已全面退场。

但由于武道以及各种超性能材料的存在,大华的冷兵器与甲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战争形态还将长期处于远近并举的状态。

未久,甘德寿率领的炮营经过众人面前,这亦是全军通过性最差的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