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镜心明智(1 / 2)
('外部世界风起云涌。
掀起波涛的弄潮儿本人却身处梦中。
“果然,没有出现在竹林。”御剑自言自语地看向周围。
离开常世后,睡着的他如往常那般进入修罗之梦。
醒来时,好吧这么说确实有些怪,总之,梦中睁开双眼的御剑发现自己正靠坐在神龛旁。
太阳依旧挂在地平线上斜斜照耀远处废都,带有唐朝建筑特色的神龛静静伫立原地,以玉虫鞘翅制作的鲜艳壁画颜色不改。
御剑先前查过资料,本地语言中“玉”字读音与“魂”发音十分接近,而玉虫鞘翅的颜色因为是结构色,不会随时间推移而褪去。
因此,本地人相信它们是不灭灵魂的化身。
至于上方好似建筑模型的木质造物,按照工匠书籍内的划分被称为模写佛堂,就是将小尺寸复刻的寺庙放在须弥座(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上,不论建筑、雕刻还是绘画等工艺美术都等比例重现,故而显得格外精美。
四周那些壁画描绘着神话故事,现在暂时被尘埃与污渍遮蔽,难以看清具体内容。
御剑抬手轻轻触碰神龛想要拂去灰尘。
可不等他有所动作,神龛便微微震颤起来。
呼——
屋顶四角垂挂的铁艺灯笼亮起烛光,仿佛居住古代建筑中的人忽然醒来,随即点起灯盏。
灰尘污渍簌簌落下,整个神龛顷刻间焕然一新。
壁画内容也得以看清,这似乎是一篇神话故事的开端,主角作为王公贵族之子诞生,度过了悠闲快乐的青葱岁月。而后却因地上充斥的刀兵劫难,在一次次际遇中感悟世人面对的生、老、病、死种种苦恼,最终生出救世大愿。
壁画的末尾写着一行字,御剑下意识念出。
“天地哀鸿乱世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话音未落,变故徒生。
吱呀——
正面两扇柜门大小的浮雕花板,无风自动向两侧徐徐张开,露出里面造型奇异的小巧神像。
御剑仔细打量其中供奉的神像。
乍看起来那是一座普普通通的佛像,三头六臂的明王雕像盘坐莲台之上,身侧是一圈象征火焰的起伏图案,三张脸各自朝向左、中、右,头顶冲冠怒发鲜红如血。
比较奇怪的是,明王像本该右手持剑,左手持索,前者象征斩断烦恼与恶魔,后者表示自在方便以及捆绑一切内外魔头。
而这座佛像却双手空空如也,什么法器都没拿。
此外,本地信仰的明王雕像通常将面容刻画得丑陋歪斜,以表示其威严与凶恶,而眼前这座明王像的三张脸都雕刻得颇为俊美。
左边那张脸看起来眉眼低垂显得格外疲惫,右边的则闭上双眼神情悲悯且哀伤,唯独中间那张面无表情。
但任何人只要看着他的双眼,就能感受到莫大愤怒。
无声处听惊雷,那是一种哀莫大于心死,遂生出将整个污浊世界彻底摧毁的极致暴怒。
简而言之,和世界爆了。
另外,这三张脸看起来有种微妙的熟悉,又说不清具体在什么地方见过,感觉非常矛盾。
御剑心中打定主意,之后要去老爸书房翻翻资料,外形如此有特色的明王像如果历史上真实存在过,想必肯定能找到相关记录。
现在的话,姑且先拜拜,反正不要钱。
双手合十行了一礼,御剑虽不信佛,但和众多天朝人一样,路上遇到正神拜拜也无妨,不求祂啥,就图个心安。
对这类人来说,拜神即是拜己。
呼哧——
火焰燃烧声响起,当御剑裂开睁开眼睛,却看到神龛前方多出个双手合十的陶土小人。
陶土小人造型颇为粗粝,显得制作人技法一般。但御剑依稀注意到那张脸看起来十分眼熟。
仔细想想,这不正是自己吗?就是捏得有点丑。
这算啥?
御剑警惕地四下打量却没发现任何异常,然后心头冒出个奇怪想法。
这玩意,该不会是存档吧?
没有去动突然出现的陶土小人,御剑若有所思地离开神龛,迈步朝废都前进。
不知为何,与黑龙交战后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好像变得更加轻灵,随便一跳就能踩着树干跃上枝头。力气也变得更大,随手一砍就能用生锈破刀平整切开岩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