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智能设备(1 / 2)
('刚进院门,就见三大爷蹲在花池边,手里捏着把小镊子给郁金香除虫,许大茂蹲在旁边,举着个放大镜瞅。
“老纪,这虫子叫啥名?智能花盆的显示屏上跳着‘害虫预警’,没说具体品种啊。”许大茂戳了戳叶片上的小青虫。
三大爷头也不抬:“这叫蚜虫,专吸嫩芽的汁。你那智能花盆再先进,能替我捏虫子?赶紧拿药瓶去,左手边第二个柜子里,绿色的瓶儿。”
“得嘞!”许大茂起身就跑,没两步又回头,“对了老纪,厂家说新出了自动除虫器,声波驱虫,要不要试试?”
“试啥试?”三大爷把虫子扔进旁边的小罐,“声波能有我这镊子准?去年你那智能浇水器,把我刚栽的月季浇烂了根,忘了?”
许大茂挠挠头:“那不是没调试好嘛……今年的新款带土壤检测,保准靠谱。”
“靠谱不靠谱,得看用的人懂不懂行。”三大爷哼了一声,“就像你卖智能花盆,得先知道人家种的是月季还是多肉,不然功能再全也是白搭。”
正说着,傻柱端着个大托盘从厨房出来,盘子里摆着刚出炉的糖火烧,芝麻香飘得满院都是。
“老纪,大茂,歇会儿吃点!”傻柱把托盘往石桌上一放,“刚出锅的,热乎着呢。槐花呢?不是说放学就回来吗?”
许大茂拿起个糖火烧,吹了吹就咬:“在科普角呢,跟张奶奶学编竹篮,说要给她的画做个竹框。”
“这孩子,心思倒多。”傻柱擦了擦手,“对了老纪,你那郁金香啥时候开?我饭庄想摆几盆,客人都说院里的花看着舒坦。”
三大爷眼睛一亮:“想开价?我这可是荷兰进口的品种,一朵最少五块。”
“你可拉倒吧!”傻柱笑骂,“上周你还说要送我两盆当开业贺礼,这会儿就涨价?”
“此一时彼一时嘛。”三大爷慢悠悠地说,“那会儿没想着能开花这么早,现在看这花苞,少说能开二十朵,送你两盆,我自己赏啥?”
二大爷提着鸟笼从影壁后转出来,画眉鸟在笼里扑棱棱飞。
“吵啥呢?隔着墙就听见了。”二大爷把鸟笼往葡萄架上一挂,“老纪,你那郁金香能有我这画眉金贵?我这鸟,叫一声能值一块钱。”
三大爷撇嘴:“叫得再响,能结种子?我这郁金香结了种,明年能种一院子,你那鸟能下蛋孵小鸟?”
“嘿你这老东西!”二大爷瞪眼睛,“我这画眉是名种,你懂啥?上次去公园,王老头想用两只鸽子跟我换,我都没答应。”
“鸽子能下蛋吃,你这鸟能下啥?”三大爷慢悠悠地说,“我看啊,还是我的花实惠,能看能闻,还能当贺礼。”
“我这鸟能听能唱,还能解闷呢!”二大爷梗着脖子,“傻柱,你说,是我的鸟好,还是他的花好?”
傻柱正吃着糖火烧,闻言含糊不清地说:“都好都好,鸟能听叫,花能看色,各有各的好。”
槐花背着书包从科普角跑出来,手里拎着个歪歪扭扭的竹篮。
“傻柱叔叔,你看我编的!”槐花举着竹篮转圈,竹条上还缠着几朵小野花,“张奶奶说,等编熟了,能给你的饭庄装糖火烧。”
傻柱接过竹篮,掂量了掂量:“不错不错,比我小时候强多了。就是这竹条有点扎手,回头我找砂纸给你磨磨。”
许大茂凑过来看:“编得挺有劲儿,要是再刷层清漆,能当工艺品卖。我认识个网店老板,专收这种手工艺品,要不要试试?”
槐花眼睛一亮:“真的?能卖多少钱?我想给张奶奶买双新鞋,她的鞋底磨破了。”
三大爷接话:“我给你算笔账,编一个竹篮用五根竹条,成本一块五,卖五块,净赚三块五。一天编两个,能赚七块,一个月就是二百一,够买两双鞋了。”
“老纪你这账算得,比计算器还精。”二大爷笑着说,“槐花,别听他的,编竹篮是玩的,挣钱的事有你傻柱叔叔他们呢。”
张奶奶拄着拐杖从科普角出来,手里拿着个针线笸箩。
“槐花,慢点跑,当心摔着。”张奶奶走到石桌旁坐下,“刚编的竹篮呢?让奶奶看看。”
槐花把竹篮递过去,张奶奶摸了摸竹条:“不错,就是收口松了点,奶奶教你怎么收得紧。”
傻柱给张奶奶递了个糖火烧:“张奶奶,尝尝新做的,加了点桂花,比上次的香。”
张奶奶咬了一小口:“真香,傻柱这手艺,越来越好了。不像我那重孙子,连面条都不会煮,天天吃外卖。”
许大茂接话:“您让他来傻柱饭庄吃啊,经济实惠,还干净。我给您办张会员卡,打八折。”
“不用不用,”张奶奶摆手,“傻柱总给我送吃的,再办卡,就占太多便宜了。”
“您跟我们客气啥?”傻柱说,“小时候您还总给我糖吃呢,现在该我孝顺您了。”
周阳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个信封。
“都在呢?”周阳扬了扬信封,“区里发的通知,说下个月搞社区文化节,让咱院出个节目。”
“出节目?”二大爷眼睛一亮,“我这画眉能上台,叫一段《东方红》,保准镇场!”
三大爷摇头:“叫得再好,也听不懂啊。我看不如搞个养花展,把我的郁金香、月季都摆出来,再配上智能花盆,科技加传统,准能得奖。”
傻柱:“我出个美食展!荷叶饼、糖火烧、卤牛肉,让大伙尝尝咱院的味道,比看节目强。”
许大茂:“我觉得可以搞个智能设备体验区,让街坊们试试我的新玩意,自动擦窗器、智能垃圾桶,保证新鲜。”
槐花举着手:“我想表演机器人跳舞!我的‘小花’机器人,能跟着音乐转圈,还能浇水呢!”
周阳笑着说:“都能上,搞个综合节目。养花展、美食展、智能体验区,再加上槐花的机器人表演,二大爷的画眉也来助兴,热热闹闹的多好。”
李爷爷推着轮椅过来,手里拿着份报纸。
“周阳,你看这报没?”李爷爷指着报纸上的照片,“邻院搞了个老年合唱团,上电视了。”
二大爷凑过去看:“唱歌有啥意思?不如我的鸟叫得好听。”
张奶奶:“人家那是热闹,老人们凑在一起唱唱歌,比在家闷着强。”
傻柱:“要不咱院也搞个合唱团?我来当指挥,虽然我不会指挥,但嗓门大,能喊拍子。”
三大爷:“我可不去,五音不全,唱跑调了丢人。我还是看我的花靠谱。”
许大茂:“可以搞个智能合唱团,用我的蓝牙麦克风,能自动修音,跑调了也听不出来。”
槐花:“我也参加!我会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还能让机器人伴奏呢!”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自行车铃铛声,是街道办的王主任。
“哟,这是开大会呢?”王主任推着车进来,车筐里装着些宣传册,“给你们送文化节的宣传册,顺便问问准备得咋样了。”
二大爷:“王主任,我这画眉能上不?绝对是特色节目。”
王主任笑着说:“当然能,只要是咱院的特色,都欢迎。对了,傻柱,你那饭庄生意咋样?上次我来吃的荷叶饼,我姑娘念叨好几天了。”
傻柱得意地说:“托您的福,挺好!明天给您送两斤过去,让孩子尝尝鲜。”
许大茂:“王主任,要不要试试我的智能擦窗器?轻便省力,擦得还干净,给街道办也配几个?”
王主任:“回头再说,先把文化节搞好。对了周阳,区里想拍个宣传片,选咱院当取景地,你看行不?”
周阳:“当然行,正好宣传宣传咱院的新面貌。”
三大爷:“拍的时候,得把我的郁金香拍上,还有我的养花手册,也算咱院的文化遗产。”
槐花:“还有我的机器人!还有我的画!”
王主任笑得直点头:“都拍都拍,把咱院的好东西都展示展示。”
太阳渐渐西斜,金色的光透过老槐树的叶子,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影子。傻柱回厨房准备晚饭,锅碗瓢盆的声响传出来;三大爷继续给郁金香除虫,嘴里还在念叨着花苞的生长速度;二大爷逗着画眉鸟,时不时哼两句跑调的京剧;许大茂拿着手机,给王主任演示新到的智能音箱;槐花蹲在张奶奶旁边,学着编竹篮,竹条碰撞的声音脆脆的;周阳和李爷爷坐在石凳上,商量着文化节的具体安排……
“周爷爷,机器人的电池够不够啊?”槐花忽然抬头问。
周阳:“够,我昨天刚充好电,还备了两块备用电池。”
“那就好,”槐花低下头继续编竹篮,“我还想让它给大家表演浇水呢,浇三大爷的郁金香。”
三大爷闻言直摆手:“可别!上次你的机器人给月季浇水,差点把根泡烂了,这次可得调准了。”
许大茂:“我给机器人装个新程序,能自动识别花卉品种,根据品种浇水,保准错不了。”
“还是大茂靠谱。”二大爷说,“不像老纪,总怕别人碰他的宝贝花。”
“我那是爱护!”三大爷瞪了二大爷一眼,“你以为都像你的鸟,糙养就行?”
傻柱从厨房探出头:“吵啥呢?吃饭了!今天做了红烧肉,谁再吵不给谁吃!”
众人一听,都笑了起来,脚步声、说话声、碗筷碰撞声混在一起,像一首热热闹闹的歌,在四合院里荡开,飘向很远的地方。
文化节前三天,四合院像被撒了把酵母,一下子“发”了起来。科普角的桌子被搬到院里,搭成临时工作台,三大爷的花苗、傻柱的食材、许大茂的智能设备堆得满满当当,连二大爷的鸟笼都挂在了最显眼的葡萄架上,画眉鸟见天练嗓子,叫得比平时高八度。
“老纪,你这郁金香得再挪挪,”许大茂蹲在地上画展区示意图,粉笔灰沾了满裤腿,“放c位,智能花盆的显示屏对着过道,让人一进来就看见‘适宜观赏’四个字。”
三大爷正给花苞套防虫网,闻言头也不抬:“c位得配最好的花,我这盆复色的还没显色呢,换那盆纯红的,昨天刚绽开第一瓣。”
“红的太普通,”许大茂用笔敲着图纸,“复色的才稀罕,再说智能花盆能调光照,保准三天内显色,比你那网子管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