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74章 凤钗(1 / 2)
('晋国地高,雪大。
不过大半日,竟就下了厚厚的一层。
挽儿由乳娘抱着,好奇地四下张望。
谢砚在安北侯的庭院里奔跑玩耍,黄将军追着,蹿着,汪汪吠着,乳娘们伸手弯腰,小心护着,“哎呀!太子殿下小心滑倒!太子殿下!哎呀!”
雪地里便都是歪歪斜斜的小棉靴和黄将军的梅花印。
相比起平魏侯来,安北侯的大婚是平静无什么事端的。
大风大浪过来的人,才知道“平静”二字到底有多难得啊。
新的赵国夫人怀着“身孕”陪同明德王后赴宴,举手投足与赵氏一模一样,真假难辨,韩人看不出一点儿破绽来。
鲁阳公主看起来温柔懂事,虽称不上国色天香,却也别有一番风情,无人时候,一双眼睛总是跟着安北侯走。
众人都夸鲁阳公主娟好静秀,可安北侯的眼睛却没怎么落到新婚的妻子身上。
真叫人忧心。
虽都是政治婚姻,但平魏侯定会待永嘉公主好,这一点不必怀疑。只是安北侯呢,安北侯对谁都冷冰冰的,不知以后与鲁阳公主可会惹出什么官司来。
宴席人多,总能听到一些不一样的事。
譬如,听见廊下的关伯昭问起司马敦来,“你又什么时候成亲呢?”
司马敦道,“我没有喜欢的人。”
关伯昭笑,话像把刀一样往人心里扎,“记得你以前喜欢赵国二公主。”
安北侯府觥筹交错,杯酒言欢,然司马敦怅然低头,“那时年轻不懂事,看不清人。”
关伯昭拍了拍司马敦的肩膀,“司马,以后还会有很多女人。”
司马敦微微摇头,好一会儿才道,“我.........没有娶妻的打算了。”
关伯昭奇道,“早些年,记得还是惠王三年的时候,大詹事就急着为你张罗婚事了。你不急,大詹事也该急了。”
司马敦苦中作笑,再不说话了。
他也许会想到从前在东壁大明台的廊下,总有个天真无邪的小公主和一只小黄狗围着他,小黄狗左右摇着尾巴,小公主一声声地叫他“司马哥哥”,一声声地就那么叫到了他的心房里去。
他也许早立志要效忠主君夫人,尽职尽责,将来被提携到与小公主匹配的位置,再风风光光地迎娶,也许吧,他是个十分传统的人,也许有过这样的心思。
可最终没有想到,小公主不过是施了一回美人计。
美人计中,可也有几分真心?
他不知道。
也永远都不会知道了。
安北侯的宴席结束,王驾便也就要起程回宫了。
雪已经下了厚厚的一层,銮铃作响,车毂转动,轮子把积雪压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阿磐记得最初,她一个人在雪地里奔逃。如今,这天子马车里有她的夫君和两个孩子。
车舆的炉子烧得旺旺的,一点儿也不冷,可真好啊。
只是原是关伯昭与司马敦赶车,然到了大明台临下车时,却瞧见赶车的人是安北侯。
谢玄便笑,“伯辅,怎么是你?”
安北侯也笑,“臣弟明日就走了,再送王兄和嫂嫂一程。”
谢玄微微点头,道了一句,“也好,你们兄弟在一旁久了,孤还有些舍不得。”
说着话,一手抱着挽儿,一手牵她下了马车,谢砚在后头跟着,被安北侯提溜了下来。
外头还在下雪,宫婢们撑开油纸伞来跟随侍奉着。
宫中的大道被宫人一回回地清扫,这时候不过余下薄薄的一层来。
晋地天冷,谢玄抱着挽儿在前面走,阿磐牵着谢砚跟在后头。
因了谢砚没玩够雪,专挑有雪的地方走,走一步打一下呲溜,因此落在后头。
小腿儿走得跌跌跄跄的,一摔就在雪地里摔出个小小的人形来,摔得他咯咯大笑。
大明台有九丈高阶,因此也就不知道这小家伙到底摔过几回了。
谢玄怕挽儿受凉,大步往殿内去,不过扭过头道了一句,“天冷,别惯着他。”
谢砚皱着小眉头,“啊!母亲,父王不疼阿砚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