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1)

少奇书记看着邹临天“这就是你以前说过的,走什么道路不重要,重要的是分配模式?”

邹临天点了点头“对,美国人敢在冷战时期收资本家87%的所得税,苏联却是权贵与官僚在狂欢,一时之间不知道究竟谁是社会主义谁是资本主义。”

任书记指了指邹临天“你呀,嘴还是那么毒。”

朱老总想了想“你的意思是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华为公司模式?”

邹临天点了点头“对,国家控制重点行业,比如能源,军工,电力,重型机械,铁路等,其他行业包括农业都走员工股份制模式。”

少奇书记看了邹临天一眼“农村还是搞公社?”

邹临天点了点头“对,农业的未来必然是集约化,机械化,小农小户的精细化只适合城市周围的副产品基地,现在我们背靠后世,这个过程将大大加速,所以有可能的话,现在就要准备集村并屯的政策研究。”

朱老总指了指邹临天“你什么时候学会鬼子的那一套了?”

邹临天苦笑道“老总您误会了,我这个集村并屯可不是鬼子的那种模式。

随着通信技术,交通工具的发展,那种几百人一个村,零零碎碎住得到处都是的村庄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邹临天扳着手指头数起来“首先是修路,后世为了让这些家庭出门方便,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一公里就是上百万,通信光缆也拉得到处都是,电线杆东一根西一根,自来水管也是如此,光是这些基础设施就耗费不小。

更不用说被分割的田块零零碎碎的,对机械化作业造成的各种不便。

还有干部队伍的臃肿,一个村后世再精简,也要一个书记,一个村长,一个主任,还有妇女主任,会计还需要这些人兼任。

这些人都是要拿工资的,但这是小头。”

主席抬起头“还有什么是大头?”

邹临天看了书记们一圈,小心翼翼的说道“我老家那个村,三千不到的人口,换了三任书记,十年时间村里的财产全被卖光了,还欠下两百多万外债……”

正端起茶杯喝水的任书记被呛了一下,坐他旁边的总理连忙帮他抚背。

少奇书记都被他逗笑了“你的意思是少一个村委会,就少一帮贪污的人?”

邹临天看着书记们的脸色“咱们把村都整成两三万人的大村,至少能抗住祸害一点。”

一句话惹得主席勃然大怒,狠狠的一拍桌子“这种干部不枪毙还留着过年?”

总理给任书记抚完背,又来安慰主席“这种事不是小邹同志能影响的,看来我们对干部的培训和管理都要加强。”

主席对总理点了点头“克农那边对刘青山张子善要多关注一点,有机会还是要从社会部专门拆分一个反贪污腐化的部门出来。”

放下这个话题,大家继续接前面的话“按你的方法,这种集村并屯虽然后面能有效节省资源,但前面所消耗的资源不少啊?”

邹临天点了点头“确实如此,现在的农民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想把他们集中居住,房子都需要政府准备,虽然前期不可能机械化,但农民去地里干活不可能走一两个小时,这就还要提供自行车或者三轮车,这些都需要政府才能解决。”

总理摇了摇头“这恐怕是一个要持续三十年的计划,工程量太大了。”

邹临天笑着说“总理也不需要这么悲观嘛,我们可以先从新国土开始。”

主席都被邹临天逗笑了“年轻人就是朝气蓬勃,东西还没到手,就开始安排起来了。”

主席笑完,认真起来“那么你设想的农业公社模式是什么样子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