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1)

对这种想法,大首长只给了一个评价欲盖弥彰!

讨论了半天,终于整出一个各方都满意的方案新成立太平洋和印度洋两支舰队,从其他三大舰队中抽调种子教官,印度洋舰队按两倍人手培训,而太平洋舰队除了教官之外,直接用新中国的人手填充,训练完成之后,教官全部抽走,这支舰队再打包送回家。

(为方便区别,以后1949中国称作新中国,2025中国称作东大!)

这时候新船也出来了,把印度洋舰队再一拆,一支太平洋舰队就变出来了。

虽然操作上还有很多细节要处理,但而且这样变出来的舰队战斗力很可疑,但能骗一时骗一时,后面再以整军备战的名义把人员多调动几次,大家都晕了头,军队本来就是封闭式管理,严肃一下保密纪律,这事也就糊弄过去了。

讨论完这个,大家都知道戏肉要来了。

“这次的泄密事件调查清楚没有?”

负责海军的首长无奈道“不是海军的问题,都是从船厂泄露出去的,这些船厂一直是对方重点渗透的对象,我们这次下单数量大,时间急,这些家伙以为捞到了大消息,都赶紧卖个好价钱。

不过他们也就弄到一个大概数字,其他东西这些人是很难捞到的。”

事实也是如此,现代武器越来越复杂,远不是二战时期捞一张图纸就能知道大概的时候了。

光是一个子系统都分成了无数方向,就算是总设计师都没办法掌握所有细节。

荷兰造光刻机的那位说图纸放你面前你都造不出来放以前还真不是吹牛逼,咱们的光学系统精度确实还达不到,至少现在还在追赶。

现代工业更多的是比拼产业链成本,制造精度,材料及工艺流程的先进性。

美国人不知道相控阵雷达的原理吗?

没有镓,输在了产业链上。

美国人不知道全电推进的好处?

搞不定超级电容,还在玩飞轮储能这种落后的东西。

美国人不知道cl-20炸药的威力?

实验室造出来要上千元一克,中国人搞定了工业生产的工艺流程,直接压到了一块钱一克,才有一发鹰击21打废美国一艘航母的底气。

真说到精密制造,别看德国日本意大利瑞士等国的机床卖得欢,美国人才是真正的大佬,一项领先有点用,但是不多。

虽然这样说,但该保密还是要保密,毕竟每一个小项的领先才集聚出总体的领先。

大首长手指叩着桌面“幸亏潜艇的秘密还保住了,造军舰的船坞全部加上顶盖,以后类似的订单全部打散再分发给船厂。”

最后一项议题让大家都面色古怪。

“专家团队建议我们帮他们设计一款战列舰,建造数量大概四到六艘,大家怎么看?”

其中陆军首长抱怨道“他们怎么想的,就算我们技术优势很大,但那边美国人的工业能力还正处在巅峰时期,上千磅的航弹丢下来,没什么钢材能承受得住。什么问题一发导弹解决不了?或者直接上五百毫米口径的火箭弹。”

=

海军首长反驳道“你没考虑到现实情况,那边像是关岛,菲律宾,新加坡的堡垒群可都还在,要打破到时候非得上钻地导弹,那玩意我们都肉疼,你猜那边用不用得起?到时候用人命去堆?”

先前那位开口的陆军首长苦笑道“所以他们就想出了这么个玩意?一百个专门发射近程防空导弹的自动装弹发射架,备弹五百发,加四门口径五百毫米,发射三吨重滑翔炸弹的火炮?”

海军首长点了点头“大和号被近四百架飞机围攻,那个时期的飞机结构简陋,但数量却是多如牛毛,用我们现在的中远程防空导弹去打就是亏本生意,给他们的防空系统全部配备的都是射程二三十公里的近程导弹,量大管饱。”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