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1 / 1)

林彪插话道“体虚之人猛吃人参?”

大家都笑了起来,彭总逗趣道“不愧是学过中医的。”

任书记也笑了“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但我们背靠东大,不存在物资不足的问题,过剩现在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步子迈大一点问题不大。”

主席摆了摆手“我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万一工厂没赚到钱,甚至亏了钱,影响百姓对我们的信心,毕竟这么多股东都是政府出面组织的,工厂也是工业发展局一手操办的。

这里涉及的可是几亿百姓,不谨慎怎么行?”

五十亿新币的总投资额,即使分布到全国上亿家庭,每个家庭平均也要投资五十元,这可能是他们的全部流动资金,一旦大面积出问题,绝不可能是小事。

总理想了想“要不国家出面兜底?总投资不到三亿美元,大概就是损失一个月出口利润,政府这边问题不大。”

现在的经济数据就是这么奇怪,中央政府作为东大最大的经销商,赚钱赚得手软,但这些钱除了兑换黄金填补武器装备的大窟窿,就是购买国家急需的大宗物资,比如粮食,化肥,钢铁,铝锭,油料,以及引进大型成套工业设备。

大型工业投资建设周期动不动三五年,现在是只在投钱没见到收益,何况里面还有一半是投入在军工企业,这更是亏本生意。

既然钱还不够多,自然不能撒胡椒面儿到处撒,民用工业还要想办法,这也是邹临天推动这次百姓办企业的目的。

何况国家富还不行,百姓也要富起来,这个国家才算真正强大了。

任书记听完总理的想法,马上表示反对“我不是舍不得这些钱,而是不能让大家养成这样的依赖心理。

只要国家敢出面说兜底,下面的人保证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窝蜂的往上冲,反正亏了是国家的,赚了是自己的,这对那些没机会入股的百姓来说可不公平。”

朱老总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不如跟下面的干部强调入股自愿,盈亏自负,我们中央宣传的时候也要多提醒这里面的风险。

现在有几个大项目兜底,万一有亏本了的家庭,出人做工也不至于没饭吃,实在不行考虑多开工几条公路,九纵九横的公路网可以先从西边经济落后地区开始修起,那些地方地形复杂,工程耗费时间长,先动工也是个办法。”

少奇书记脸蛋抽了抽“老总,那样也意味着难度高啊,粱思成他们的建筑研究所都还在啃那边递过来的武汉长江大桥资料,连模型验证都遥遥无期。”

主席突然想了起来“武汉长江大桥?不会还是原来那样的矮桥吧?”

少奇书记摆了摆手“不会,那边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火车过江用隧道,汽车用拉索桥,离江面至少都是上百米。

问题是光这个拉索桥都够粱思成他们忙活了,隧道难度更大。”

朱老总也没在意自己的意见被否认,笑着说道“当然不能作望农民一上来就搞这种高难度工程,国家也投资不起。

但让他们修整路基,先把这九纵九横的框架拉出来,修成石子路,其实就是以工代赈。

这样一轮下来,农民手里有点钱了,咱们的工商业也就跟着活了。”

王稼祥的那番话对斯大林的刺激可想而知,远东军区的新司令朱可夫开始准备在黑龙江北岸的军事演习,苏联在东北的驻军也缩回了营地,减少外出,加上东边美国人与东北军区隔江对望,整个东北地区气氛一片紧张。

欧美报纸翻出了清朝时期的俄日战争举例子,猜测新中国政府会不会在这次美苏战争中当鸵鸟。

整个世界居然一夜之间就进入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氛围。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