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1 / 1)
书记处这次都出门巡视,就是找你们分配任务来了。”
林彪苦笑:“看历史说整个工业化要投资五百万亿人民币,我以为是天方夜谭,没想到才起步就是这么大的窟窿。一亿立方米木材在那边能卖多少钱?”
主席想了想:“远东地区的木材以寒带木为主,价格高一点,差不多能卖200亿新币吧,砍下来的枝枝桠桠打成木片能抵消成本。”
林彪点了点头:“这个任务我接了。远东地区的资源潜力远不止这么一点,三年时间,东北军区保证完成600亿新币的利润。”
没办法,讲资源就东北和远东地区够多,彭总的北疆只能种地,其他地方连烧的木头都不够,农村百姓以秸秆为燃料,城市居民就靠自己捏煤球。
邹临天现在正在指导各省办蜂窝煤机厂,就是为了让全国人民尽快用上机制蜂窝煤。
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的欧洲失业技术工,现在正在重庆刚落成的长安机械厂1号车间,指导工人们用车床制造蜂窝煤机上的核心部件液压杆。
王稼祥在欧洲大把撒币,雇佣了英,法,德三国的大量专家和技工,再用客轮把他们一批一批送到重庆。
在船上时是死气沉沉,一想到自己为了那薄薄的几张美钞,居然要远波重洋去往那个野蛮落后的红色国度工作,这些人就高兴不起来。
“他们的厂房说不定还是土墙,所谓的机械设备估计还是用脚踩的,我们怕是要从手工做起。”
船到上海再换乘邹临天专门弄过来的长江游轮,所有人在上海休整两天,上海毕竟是上百年的东方明珠,跟其他欧洲城市比也不算落后。
共产党接手之后又大力整治,城市中乌七八糟的东西都没有了,整个街面焕然一新,虽然穷人还是多,但精神面貌明显没有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照片上的那种麻木感。
“不过如此嘛,倒是到处都是工程,整个城市吵吵闹闹的。”
怀着这种想法,他们继续逆流而上。
果然,过了上海,长江两岸还是肉眼可见的土墙房屋,跟他们在欧洲那些旅行家书里描绘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唯一可疑的就是江面上哼哼哈嘿打鱼的百姓,并没有像他们说的那么瘦弱,反而一个个满面红光,怎么也不像是吃不饱饭的样子。
所有人都无聊到爆炸的时候,他们终于从一个修得很大很漂亮的码头上了岸。
领头的外交部办事员介绍说,这就是长安机械厂专用的码头。
所有人心里终于升起一点希望的火苗,一个码头修得这么漂亮,应该不会用土来做车间吧?
爬上码头,所有欧洲佬都呆在了那里。
整个工厂明显是修在一个山谷中,两边山坡上反光的黑色板子不知道是什么,但中间连绵不绝的白色厂房却是把自认为见过世面的欧洲佬全部惊呆了。
整个工厂至少有五公里宽,至于多长,所有人都不知道,因为目光根本看不到这个工厂的尽头。
办事员一路陪着他们走过来,不知道被他们质疑了多少次,现在终于扬眉吐气了:“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工业项目,占地五十平方公里,厂房六百座,办公楼,宿舍,厂房建筑面积总计1200万平方米,拥有机械设备两万三千多台套,预计用工十二万人。”
这就是邹临天搞定石沱镇电厂钢厂之后,又一个丧心病狂之作。
开始没规划得这么大,但他的计划提交给东大之后,不出意料的又被批了:“你娃对中国的一穷二白是不是理解不够?”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