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1 / 1)

邹临天笑了笑:“没必要管,他们提供了上百万的就业岗位,活力比国有企业强得多,今年开年就有浙江的这种小作坊跑到工业发展局,

想给我们做摩托车油箱,把建新公司的老吴吓了一跳,赶紧给我们降价。”

主席点了点头:“你们没买小作坊的?”

邹临天回答道;“我建议他回去组织全乡人一起扩大规模,已经同意卖给他摩托车发动机了,只要他敢干,我国的第一家股份制摩托车厂恐怕就要诞生了。”

书记们嘴角抽了抽,少奇书记问道:“你就不怕他们把摊子铺这么大,搞亏本了?”

“稳赚不赔的生意,但凡这个领头的有点脑子都亏不了,至于以后他们能做多大,看他们的造化了。

运气好说不定以后还能升级成汽车厂,做成全球汽车巨头都说不定。”

任书记笑死:“你就卖他发动机,坐后面赚大钱?”

邹临天两手一摊:“自己不原意冒风险,投大钱研究核心技术,就别怪我赚他的钱了。”

果然,书记处的会开完不久,国家税务总局就出了文件,表示为了和国际接轨,正式开始征收房地产税,遗产税,个人所得税,特种服务行业税。

建国后因为邹临天的到来,国家一直在尝试新路子,除了农村的土地改革照常进行外,城市资本的改造一直放着没动。

这次的税务改革,反倒让某些有见识的人松了口气。

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后世21世纪了,某些人民企业家还是封建地主思维,何况这个年代?

但国家税务总局摆出的案例,让他们又找不到地方吐槽。

人家美国大统领罗斯福的所得税综合税率都收到99.5%了,中国政府最高才收到45%,何况还不是谁都有资格交这个档次。

英国政府收遗产税能把公爵收到卖家产,你什么档次能和英国的公爵比?

房地产税?资本主义国家那个没收?你们住的花园洋房占的不是中国的土地?

寺庙的和尚也不敢吱声,现在全国都在轰轰烈烈的在搞建设,你们占着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蹲家里吃饭念经,没被唯物主义拳头砸身上,已经是中央考虑照顾百姓们的精神需求了,你还想抵抗政府?

这里面书记处最重视的,其实是遗产税,用邹临天的话来说,这才是对付世家的绝杀,任你富一代再怎么强力,按百分之五十的税率交上两三代,也能把你收萎了。

英国的贵族不就是这样被按下去的?

可是给他们惊喜的还是房地产税,虽然试行期间只收1.5个点,而且萝求还是估价超过一千元以上的才交,国家税务局预估的税额也超过了一百亿元。

毕竟有近亿人住在城市里,上海北京这种城市,估价超过一千元的房屋比比皆是。

让有见识的人松口气的原因,自然是房屋所有权的确认。

你不给人确定所有权,怎么收人家的税?

所以收税之前,最忙的就是房管所,大把以前的房契被换成了新中国的房本,这样一来,反倒让这些资本家开始安心了。

毕竟农村的地主们可是被分个精光,相比之下,他们已经幸福多了。

法院也是加班不停,战争年代,房屋转手时中间扯皮的事情不少,现在都露头了。

东大以前是没收这些房子,安排城市贫民住进去,又没有确定房屋所属,后面扯皮根本扯不清。

这次确权,除了把那些王公贵族的房屋分下去,也给住进去的贫民发放了产权证明,以后大家明明白白办事。

不够的自然就往其他地方分流,反正现在工程多,正好让这些没稳定收入的贫民做份稳定的工作。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