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安全大于天(1 / 1)

巨大的煤矸石山堆成灰黑色的巨型堡垒,地面永远覆盖着一层洗不净的煤尘。

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泥土、劣质机油和永远无法驱散掉的甲烷特有的、略带霉味的气息。

矿长霍典阳站在矿场入口处等候。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裤脚沾满煤泥,脸颊瘦削黝黑,眼窝深陷,但眼神却很清醒。

见到检查组的车,他没有谄媚的笑容,也没有曲倏那种浮夸的热情。

他只是平静地迎上来,伸手与舒竞强握了握。

那手布满老茧,有力而干燥。

“舒组长,各位领导辛苦了。”霍典阳的声音沙哑却清晰,带着长期在井下指挥练就的穿透力,“接到通知我们就开始准备相关资料了。请。”

没有推诿,没有寒暄。

行动先于语。

在霍典阳沉着的引路下,检查组直接深入矿井的核心地带。

巨大的通风井口发出低沉的呜咽,连接着深不见底的地心。

安全监控中心屏幕上,代表井下不同区域的瓦斯浓度曲线如同蛰伏的毒蛇,在黄色警戒线附近不安地上下游走。

“最近几个月,”霍典阳指着其中一段频繁“冒头”的红区曲线图,语调沉重而坦诚,“这里的瓦斯压力异常活跃。”

“地质报告显示该区域有破碎带,瓦斯渗透突出。”

“虽然我们24小时轮值监测,通风系统也开到了设计最高负荷,但这个数值……说实话,每天都在刀尖上走。”

“兄弟们……都提心吊胆。”

他的话像一盆冰水浇在每个人的心头。

想象着地层深处,矿工们在黑暗与弥漫的致命气体中工作的画面,沉重感瞬间压过了刚刚脱离博合化工厂带来的片刻轻松。

陈郁文翻看着刚刚提交上来的井下监测日报、通风系统检修记录、紧急避险预案,每一个签名、每一次记录都规规整整。

他抬头看向霍典阳:“规程、记录,看起来很完善。”

“但现实是数据在报警!”他指着屏幕上几个逼近临界值的红点,“‘区域有破碎带’不是理由。”

“规程写得再完美,风险就在那里。”

“只要存在瞬时突变的可能,那就是悬在几十甚至上百矿工兄弟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吴映妤和王栩已经迅速在巷道入口、风井周边、矿工生活区等多个关键位置布设了便携式甲烷检测仪与数据采集设备。

仪器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值,冰冷而真实地印证了天空污染的严重性——这绝非危耸听,而是触目惊心的现实。

尤其是靠近煤仓和运输通道的几个监测点,背景值持续处于高位,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颗粒感。

每当有矿车轰隆驶过,便扬起一片遮天蔽日的煤尘。

像黑色的薄雾笼罩四野。

就在那一刻,检测仪上的读数总会骤然爬升,每一次小幅攀升都令人心头一紧。

王栩眉头紧锁,看向身旁的霍典阳,语气沉重地说道:“我们镇是尘肺病高发区,很多人不到五十岁就呼吸艰难。”

“这些年,大家都把矛头指向博合化工——但事实上,你们煤矿扬起的煤尘、逸散的甲烷,同样在一天天侵蚀着每个人的健康。”

“空气里的每一粒煤,都是看不见的刀。”

他话音未落,又一列矿车从旁颠簸而过,黑色的尘埃如鬼魅般扑来,仪器上的数字再次无声地跳动起来。

霍典阳沉默着,黝黑的脸上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

他抹了一把脸,手背上留下几道煤灰印痕。“我懂。天天跟煤尘打交道,我更懂它的厉害。”

“不瞒领导说,我自己都常常夜里睡不着,就怕这……”

舒竞强没有看他脸上的苦涩,目光锐利地扫过巨大的矿坑和那幽深井口,扫过监测屏上不安跳动的曲线。

那份沉淀在矿场每个角落的巨大风险仿佛凝聚成了实质的重压。“

暂且不说其他的了,当务之急是立即暂停采掘作业。”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锤子砸进铁砧般清晰有力,“所有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进行全面安全隐患排查,尤其是瓦斯监控系统和井下应急通道!不整改到位,不允许复产!”

同样是停产通知,舒竞强的口吻中比在博合化工时多了一份不容商量的沉痛。

霍典阳没有任何辩驳,只是挺直了因疲惫而略显佝偻的腰背,声音低沉而坚定:“是!我马上执行!”

“安全……大过天!”

后续的两天,联合检查组如同不知疲倦的陀螺,穿梭在皮革厂、造纸厂及水果罐头厂。

皮革厂污水池的恶臭即使在百米外也能让人胃里翻江倒海。

浑浊的鞣制废水散发着刺鼻的蓝绿色金属光泽,直接流入厂外一条水沟。

水面漂浮着厚厚一层白色泡沫,检测cod,化学需氧量和铬重金属含量均超标。

车间里,工人甚至没有任何防护口罩。

王栩手中的采样瓶迅速染上一层诡异的蓝黑。

造纸厂巨大的浆池如同沸腾的魔沼,蒸腾起带着碱性和氯气的刺鼻白汽。

处理设施如同瘫痪的摆设,含有巨量木质素和硫化物的黑液如同墨汁般毫无遮挡地排入河渠。

取样员吴映妤涉水而过。

吴映妤手中的ph试纸丢下去,瞬间变了颜色。

皮革厂、造纸厂也是对环境污染不少。

绿源水果罐头厂还没进入厂区,苍蝇的嗡鸣就已形成一片低沉的乌云。

腐烂水果的甜腻酸臭混合着化学防腐剂的刺鼻味道扑面而来。

原料堆场一角,成筐的腐败柑橘在高温下渗出脓汁。

污水沟堵塞,污水横流汇入厂区外的田地,暗沉的黏稠物像大地的脓疮。

陈郁文指着简陋的生产线上污垢横生的设备,厉声责问:“食品安全源头污染!这种环境,生产出的罐头要人命吗?”

没有像博合化工那样激烈的暴力对抗,也没有大东沟煤矿那种沉痛的无奈妥协。

在这三家厂子里,面对检查组出具的《限期整改通知书》。

他们更多是无的接受或是习以为常的漠然。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