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来自克雷数学研究所的100万(1 / 1)
第654章 来自克雷数学研究所的100万
微博热搜上挂着一个鲜明的词条。
【克雷研究所正式宣布许青舟解决了黎曼猜想】
【经过全球数学界长达22个月的严密验证,克雷数学研究所于2020年3月1日确认,独立研究者许青舟教授彻底证明了黎曼猜想。由来自米国丶德国丶夏国等国的15位顶尖数论专家组成的覆核委员会(包含4位菲尔兹奖得主)一致认定,该证明严格遵循函数解析延拓的深层次对称性,通过数学和物理的创新融合,消除了所有现有反例存在的理论空间...】
怪不得。
热搜榜第三。
想低调都不行啊。
许青舟一阵咋舌,咔咔地打字:「常规操作,孩儿们莫慌。」
徐正洋:「呸!」
翟自强:「呸!」
孔先波:「呸!」
徐正洋:「不是,这麽大的事,你都不给兄弟们说一声?」
许青舟:「前几天确实接了电话,但也不是大事,就忘了。」
孔先波:「个人觉得,应该把老徐踢了,天天给人搭装逼的台子。」
翟自强:「+1。」
跟群里的三个人扯淡半天,许青舟又点开微博,浏览着网上的各种评论。
「离两年的验证期不是还有两个月吗?
1
「验证流程走完了,该推理的也都推理完了,现在宣布和两个月之后宣布没区别,现在宣布热度还高点。」
「上一个被解决的千禧难题,庞加莱猜想用了3年验证周期,而许青舟这边缩短了40%
的时间。」
「许青舟的论文我看了,艹,我堂堂一个数学专业的博士,跟看天书一样,你敢相信。」
「别说黎曼猜想了,就是许神本科发表的论文,博士生看着都吃力。」
这头,宋瑶已经看完了丁佳慧给她发来的资料,给丁佳慧说了最后几个修改的点,她放下手机,用脚勾了勾许青舟的衣角,「你在看微博?」
「嗯,克雷研究所正式宣布我解决黎曼猜想。」
许青舟点头,网上一如既往的热闹,他的私信区也是99+的消息,请求帮着当拓印本网站推荐人的,有让帮着看论文,说自己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甚至还有女装的..:
怀~
下贱!
老子有老婆的!
宋瑶挪了挪屁股,凑过来,整个人都窝在许青舟怀里,和他一起看消息。
「许教授,如果没有我的话,你会不会真的喜欢...男人?」
望着网友的调侃,宋瑶忍不住乐起来。
「要我向你证明一下自己的男子汉气概?」
许青舟蠢蠢欲动。
「不要。」
宋瑶选择暂避锋芒,月初她身体不舒服,不好拿捏许青舟。
俩人正看着消息,许守云就来了电话。
「爸。」
「刚才你妈在刷视频的时候,看到出现你的名字,说你获得了100万美元的奖金?」
许守云问。
「哦,对了,他们前几天给我打电话和发了邮件,要帐号,钱也不多,结果给忙忘了,今天才想起来。」
许守云有点理解为啥老婆经常着这家伙欠抽,
但仔细想想,又觉得没问题。
这家伙动辄就是几个亿的花费,七百万还真就不是啥大数额。
絮絮叨叻说了两句,让许青舟和宋瑶注意休息,事业重要,但身体才是本钱之类的话,老两口也挂断电话。
许守云刚挂断,数学陶方起院长又打电话过来。
「陶院长。」
许青舟打开外放。
陶方起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许教授,抱歉,这麽晚了打电话过来,没打扰你吧。
「没有,您说。」
「恭喜啊,克雷研究所那边正式宣布你解决了黎曼猜想,不到两年就通过十几位科学家的验证,绝无仅有啊。」
「看来我挺幸运的。」
「哈哈,你还是这麽谦虚。我也不和你绕弯子了,是这样的,学校图书馆想收藏黎曼猜想证明的原稿副本。这不,托我来问问。」
许青舟用手指卷着宋校花的头发,同时说:「我这边没问题,看你们什麽时候需要原稿。」
黎曼猜想证明原稿有512页,黎曼猜想是数学界的「皇冠明珠」,其证明原稿的学术价值堪比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手稿。
MIT在他上传论文的第三天,就找工作人员拓印了原稿的副本。
当然,在克雷研究所没有正式宣布前,也不会草率地放到图书馆,毕竟万一论文出现漏洞,那可就闹乌龙了。
并且,副本并非简单地复制,而是通过公证机构制作带骑缝章及防伪水印。
「哈哈,许教授,我代表京大的师生谢谢你。」
「您客气,我也是京大的一份子,这是应该的。」
「好啦,那就不打扰你了,明天我们就过来取原稿。」
「陶院长再见。」
许青舟点开了自己的私人帐户,果然瞧见里边多了100万美元。
「老婆本又赞了100万。」
「我的老公本也有100万了。」
这些年,股市,担任顾问,加上各种奖金,宋瑶自己的卡里都有一百多万美金。
距离实现包养许青舟的目标遥遥无期。
宋瑶心中叹息,但身体僵了僵,被许青舟搁到了。
「你先在我身上蹭来蹭去的。」见宋瑶瞪着自己,许青舟无辜地说。
宋瑶抿抿嘴,决定离开这个「是非地」,她已经漱过口了,不想大半夜的再漱几次口按着许青舟的脸,狠狠地「叭」了一口,起身去书房,晚上回来都在帮丁佳慧他们整理资料,都没看书。
「干啥去?」
「看书。」
「都11点了,看啥书啊,和老公窝在沙发看电视不香吗?」
「许青舟,你就堕落吧,等着我以后包你。」
「呵,真厉害。」
许青舟懒洋洋地靠在沙发,打算冷静冷静,看会电视就去洗澡,晚上看宋校花的嘴是不是真这麽硬。
第二天,陶方起亲自过来,和工作人员把许青舟的手稿带走,准备拿去做拓印。
许青舟送完陶方起,先照例去实验室转一圈。
没问题,就回办公室,早上正是精神最好的时候,他暂时不做数学计算,而是从电脑里调出可控核聚变的论文。
在做电池实验的同时,两个实验大组的研究员在空闲之馀其实都在看和可控核聚变相关的资料。
他们都知道未来,研究所的目标是做可控核聚变方面的实验,提前接触一下。
许青舟自然不例外。
他上辈子搞的是量子力学,对粒子物理和核物理这两个东西的研究自然是没那些深耕这个领域几十年的院士学者强。
当然,他也有绝对优势一一脑子灵活。
各个领域的知识都能信手拈来,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核聚变领域的知识点吃透。
上午看核聚变方面的论文,许青舟下午又沉入到计算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