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 章 早点起,晚点睡(2 / 2)

路过市场的时候,看见诊所里她婆婆背着侄女在干活呢。

老韩太太看见儿媳妇和孙子,乐呵呵就从台阶上走了下来。

“送节一去沙坑楼?”

杨芸晴点头:“妈,你来这么早。”

老韩太太的生活苦不苦的,反正她从没跟儿媳妇挂脸。

真的活不下去自己找个井跳就是了,何必在人家面前装相。

有了王兰兰诊所里这份工作,老韩太太还是没走出再婚那一步。为了儿子们着想,这步也是能不走就不走。

伸手去摸大孙的手。

喜欢!

“节一好好听姥姥的话。”她就算是多喜欢,也是有心无力。

老二这孩子把她折腾的呀。

“快去吧,别耽误你上班。”

杨芸晴:“妈,那我走了啊。”

“走吧。”

将韩节一送到母亲那,杨芸晴骑车去医院,昨儿她车子就停在了沙坑楼。

杨贵芬今儿脚瞧着好了许多,走路就没那么怪了。

“行了,去上班吧。”

诊所里王兰兰继续忙碌着,来看病的老头老太太总是喜欢给她带点什么。

要是家里有人去外地了,带回来的礼物通常都会被老头老太太送到诊所。

还有的就喜欢显摆,带着东西来显摆一通再给拎回去,什么样的人都有。

中午杨贵芬弄好饭菜给送到诊所,两个女儿都得吃啊。

王奶奶那头到了四川给王振刚来了电话,从声音来听,应该是悲伤过度。

人刚刚到,亲妹妹就断了气。

老姐俩就连最后一面都没能看上。

妹夫哭的死去活来,王奶奶一个劲的劝啊劝的,劝的自己也是一脸泪花。

早些年钢城到处支援,那都是很早很早以前了,妹夫家不是本地的,人家自然想要回去老家,妹妹只能跟着走。

一个钢城的姑娘愣是跑去了四川,一住就是这些年。

过去那年月里大家经济条件都不好,交通也不发达,爹妈死的时候妹妹都没能回来看上一眼。

王奶奶就想,但愿在那头儿他们都能见一见吧。

“小民叫人送我来的,那人把我送到地方才走。”王奶奶在电话里提了提孙女婿。

王振刚这才知道江民还去车站送自己妈了。

“他有心了。”

不管人隔不隔路,人品没有问题。

“见了面替我说声谢谢,我一个奶奶还跟着孙女借光了。”王奶奶也没有聊天的兴致,很快挂了电话。

王振刚这头收了消息,幽幽叹口气。

没办法,去不了!

太远了!

不过人没受罪就好,他觉得人能痛痛快快的断气,也是也一种好命。

中午王振刚给两闺女过来送饭,杨芸晴不知道因为什么事耽误了,今儿过来的晚,还没来呢。

王振刚说兰兰:“你妈都跟我说了,可不能跟婆婆那个样儿。”

王兰兰:“……”

“他故意那样说的。”

王振刚说王兰兰:“哪有结了婚的成天往家里跑,你妈怎么就用你陪了,就崴个脚。”

崴脚这叫大事吗?

听贵芬那意思说,兰兰好像时间不够用。

王振刚不明白啊,时间怎么不够用啊?

你早起点,晚睡点,不就够用了嘛。

又叮嘱:“早上早点起来,晚上晚点睡挤挤时间就有了,书是你自己要继续读的,读了就得好好读出来个结果。”

对你自己有好处,你又怕吃辛苦,这哪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