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2)

('中午的太阳渐渐爬高,阳光透过稀疏的槐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暖光,把地面晒得暖烘烘的,连空气里都带着点热意。

最后一颗玉米种子也稳稳埋进了土里,张梅直起身,揉了揉蹲得发酸的膝盖,又提着半桶温水过来——水是早上特意晾好的,不冷不热,刚好适合种子吸收。

她往每一行种了种子的土上慢慢浇着水,水流得极慢,顺着土缝渗得又快又均匀。

“今天得浇透,让种子吸够水,好尽快膨胀发芽。明天早上我再来看看,要是土面干了,就再补点水,别让芽渴着,也别浇太多,免得烂根。”

林砚从随身的布兜里掏出用油纸包着的荞麦饼,油纸还带着点灶房的余温,里面的饼还是软乎乎的,她把饼分给几人。

“先垫垫肚子,别饿着,下午咱们把之前割的茅草盖在土上保潮,然后再去看看薄荷苗和野豆子,看看有没有需要搭架或者补肥的地方,要是野豆子的藤蔓爬得太乱,还得帮着绑一绑。”

黄鼬蹲在林砚脚边,嘴里叼着自己的小半块荞麦饼,却没急着吃,眼睛一直没离开种满玉米的土地,偶尔抬头扫一眼,像是在守着自己刚才帮忙盖过土的那几处,生怕有什么小动物过来扒土。

下午的风软了些,带着点远处窑厂方向草木的清香,吹在脸上没了中午的热意,多了点清爽。

几人扛着捆好的新割茅草往玉米地走,茅草还带着点新鲜的绿意,叶鞘上的绒毛都清晰可见,并没完全晒干。

陈溪蹲在地里,把茅草铺得薄厚均匀,每一片都轻轻搭在种了种子的土上,没压得太紧,也没留太大的缝隙,像是在给种子盖了层软被子。

“这样能挡着太阳直晒,减少水分蒸发,保潮效果好,还能压住刚冒头的杂草芽——杂草长得快,要是不压着,等玉米苗冒出来,杂草就该抢养分了,省得以后拔草费劲,也不用再特意来松土。”

苏野蹲在旁边,指尖的蓝光透过茅草的缝隙扫过底下的土层,光带在土里映出淡淡的影子,她还伸手摸了摸土面…

“土温正好,十五六度的样子,不冷不热,种子在里面能好好扎根,不用怕冻着或者热着,再过三四天,应该就能冒绿芽了,到时候咱们再来看看,要是有缺苗的地方,还能补种。”

张梅则往作物区走,先蹲在薄荷苗旁,指尖轻轻碰了碰新抽的嫩叶——

比昨天又长了半指,叶尖干净得没半点虫眼,叶片也更绿了,透着股鲜活的劲,连叶片上的绒毛都能看清;

她又走到野豆子藤蔓旁,见藤蔓顺着竹架往上爬了不少,之前的小豆角又鼓了点,像个小小的绿月牙,藏在叶片中间,颜色也深了些,不再是之前的浅绿,才松了口气。

“之前还担心薄荷招蚜虫,野豆子缺肥长得慢,看来之前撒的草木灰管用,没白忙活,草木灰既能驱虫,又能补钾肥,一举两得。”

林砚和陈溪收拾工具时,发现昨天用来翻地的铁铲头松了点,木柄和铲头衔接的地方晃了晃,要是再用力挖硬土,说不定会掉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