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学雷锋活动(2 / 2)
“期待!”
“终于可以出去活动了!”
就连在家养伤的金叶子也冒泡:“[哭哭]我也想去我也想去!可惜我的脚……铭哥你为什么不早点组织!”
陈秋铭回复:“@金叶子下次一定专门为你组织一次!这次好好养伤!”
第二天一早,一辆车身印有“长治集团”标志的豪华大巴车准时停在西门口。陈秋铭和王春雨到达时,司机立刻下车,恭敬地打招呼:“陈老师您好,张董事安排的车,今天全程听您指挥。”
同学们穿着统一的湖蓝色t恤,戴着帽子,精神抖擞地陆续登车。大巴车缓缓启动,驶向寿杨区。车窗外,春光明媚,街道两旁的树木已冒出嫩绿的新芽。
车厢里,气氛热烈得像是在郊游。诸葛宁静和祁淇自发担任起主持人,组织大家唱歌。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经典的旋律响起,仿佛把大家带回了军训时光。
接着又是《强军战歌》、《团结就是力量》、《打靶归来》,歌声嘹亮,充满了青春的激情。
唱完了集体歌曲,又进入个人才艺展示环节。郑燚落落大方地唱了一首《鸿雁》,嗓音悠扬,引来满车掌声。段雪平被起哄推出来,憋红了脸唱了一首《青花瓷》,可惜全程跑调,笑得大家前仰后合。林晓安嚎了一首《爱江山更爱美人》,王大成立刻在旁边挤眉弄眼地喊:“安哥,你爱哪个美人啊?是不是姓祁啊?”引来一片哄笑和祁淇的追打。典晨阳在诸葛宁静和孙有志的鼓动下,硬着头皮来了一段节奏感极强的喊麦,虽然有点尬,但气氛彻底嗨到了顶点。
大家纷纷起哄:“铭哥来一个!王老师来一个!”
陈秋铭笑着连连摆手:“我真不行,五音不全,别吓着你们。”
王春雨见状,微笑着解围:“那我替陈老师唱一首吧。”她清了清嗓子,唱了一首老歌《萍聚》,声音温柔而富有感染力,唱完后收获了热烈的掌声。
一个小时的车程在欢声笑语中飞快过去。大巴车在寿杨区的平头街路口停下。李天帛和两名城管队员已经等在路边,旁边还停着一辆城管皮卡,车斗里放着水桶、铲子、喷壶、抹布等工具。
“老弟,辛苦你了!”陈秋铭下车和李天帛握手。
“老哥你这说的哪里话,你们来是帮我们大忙了!”李天帛笑着,然后转身对好奇张望的同学们大声说,“同学们!欢迎来到寿杨!今天咱们的任务,就是让这条‘花脸街’变回‘净脸街’!看到那些墙上、电线杆上、甚至地上的小广告了吗?我们的目标就是——消灭它们!工具都在这儿,大家注意安全,特别是用铲子的同学,小心别伤到手!”
典晨阳、诸葛宁静、郑燚、宣萱立刻行动起来,快速分工,组织同学们领取工具,几人一组,分段包干。很快,整条街上就布满了湖蓝色的忙碌身影。有的用喷壶先喷湿小广告,有的用铲子仔细刮铲,有的拿着抹布擦拭残留的胶印。虽然动作略显生疏,但每个人都干得极其认真。
祁淇和林晓安则负责拍照录像,记录下大家劳动的精彩瞬间。
陈秋铭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很是欣慰。他走到李天帛身边,发现他虽然看着同学们干活在笑,但眉宇间似乎锁着一丝愁容。
“怎么了,老弟?看你好像有点心事?”陈秋铭关切地问。
李天帛叹了口气,指了指不远处一片老旧的居民楼:“唉,老哥,不瞒你说,是有点闹心。我包保负责的一户低保户,老王家的。就一个父亲带个女儿,家里挺困难的。女儿学习挺好的,挺懂事一孩子。可老王,有点老思想,总觉得女孩上学没啥用,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贴补家里。我去做过几次工作,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效果不大。看着那孩子渴望上学的眼神,我这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可我又不是搞教育的,说道理总说不到点子上。”
陈秋铭一听,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当什么事呢!这好办啊!我们这儿有专业人士!”他转头喊道,“王老师!您过来一下!”
王春雨闻声走过来。陈秋铭把情况简单说了一下。
王春雨立刻说:“走,带我去看看。这种情况,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家庭教育观念引导。”
陈秋铭又叫来了正在认真铲小广告的米冠军:“米冠军,你来,和王老师一起去完成一个特殊任务。”
米冠军有些茫然地放下铲子,跟着王春雨和李天帛的一名队员,走向那片居民楼。
来到老王家,王春雨没有直接说教,而是温和地和王老哥拉起了家常,慢慢引导他诉说生活的困难和内心的想法。米冠军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家似乎更困难的环境,听着老王那些熟悉的、认为读书无用的言论,她感同身受。
她鼓起勇气,轻声细语地开口:“王叔叔,我家……我家条件也很不好。我爸妈身体都不好,为了我上学,他们吃了很多苦。我也曾经觉得,要不就别读了,出去打工吧。”她的声音不大,却吸引了老王的目光。
米冠军继续说着,语气真诚而坚定:“但是我真的想上学,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我想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想让爸爸妈妈以后过上好日子。上了大学以后,我发现世界真的很大,机会也很多。学习好,以后就能找到好工作,才能真正地帮到家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干着急……陈老师、王老师,还有同学们都帮我,我觉得只要努力,一定有希望的。”她说着自己的经历,眼圈微微发红,却格外有说服力。
王春雨适时地介入,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耐心分析女孩受教育的长远好处,以及父亲的支持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在王春雨专业的引导和米冠军真情实感的“现身说法”下,老王沉默了很久,最终长长叹了口气,粗糙的大手抹了把脸,说道:“王老师,米同学……你们说得对……是俺老糊涂了,光看眼前了……俺就是再难,砸锅卖铁,也供俺闺女上学!不能耽误了孩子!”
任务完成。王春雨和米冠军回来时,陈秋铭和李天帛正在看着同学们劳动。街道已经焕然一新,原本布满“疤痕”的墙面露出了本来的颜色。
王春雨对陈秋铭说:“秋铭老师,你们班这个米冠军同学,真不错!有耐心,有同理心,说话能说到人心坎里去,很有做心理工作的潜质。”
陈秋铭有些意外,看向旁边有些不好意思的米冠军,笑着问:“是吗?米冠军,没想到你还有这天赋。怎么样?有没有兴趣竞选一下班里的心理委员?为同学们服务服务,也锻炼一下自己?”
米冠军惊讶地抬起头,脸一下子红了,连忙摆手:“我……我不行的陈老师,我太内向了,不会和人打交道……”
王春雨鼓励道:“内向不代表不能沟通,刚才你和老王说得就很好。你有倾听的耐心和共情的能力,这是很难得的。”
陈秋铭也点头:“我相信王老师的眼光,也相信你。试试看?就当是帮我一个忙,也多一个平台锻炼自己?”
米冠军看着两位老师鼓励的眼神,又想起刚才帮助到别人的那种满足感,犹豫了一下,最终小声但坚定地说:“如果……如果同学们信任我……我愿意试试。”
“好!”陈秋铭欣慰地笑了,“过几天开班会谈这个事。”
这时,整条平头街的清理工作也进入了尾声。同学们看着自己劳动的成果——整洁一新的街道,虽然累得腰酸背痛,手上甚至磨出了水泡,但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集合!拍照留念!”陈秋铭大声招呼。
同学们迅速聚集起来。李天帛主动拿起相机。林晓安和典晨阳一人一边,扯开了红底白字的横幅——“龙城大学法律系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李一泽默默地走到队伍最前面,有力地举起了那面鲜红的、印着“龙城大学法律四班”字样的班旗。
同学们自动以焕然一新的街道为背景,站成了三排。陈秋铭站在了中间位置。祁淇自然而然地、笑嘻嘻地站到了他的左边。王春雨老师则微笑着站到了祁淇的左边。
陈秋铭站定后,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右边的位置——那是空的。没有一个同学站过去。他瞬间明白了,那个位置,在四班所有同学的心中,是留给那个虽然缺席但无处不在的团支书——金叶子的。即便她不在,这个属于她的位置,大家也默契地为她保留着。
这一刻,阳光洒在每一个穿着湖蓝色t恤的年轻脸庞上,洒在崭新的街道上,洒在迎风招展的班旗和横幅上。陈秋铭看着镜头,看着身边这些可爱、纯粹、正在成长的孩子们,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与力量。
“咔嚓!”李天帛按下了快门,将这充满了劳动成果、青春奉献与温情默契的瞬间,永远定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