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何宇的三顾茅庐计划!(1 / 2)
('纪录片带来的狂潮,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方式,重塑着龙河大学的声望。
何宇的校长权限界面上,代表着“信誉度”的金色数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跳动、攀升,每一秒都意味着一次巨大的飞跃。
这股洪流般的收益,足以让他兑换出任何一项足以震惊世界的黑科技。
然而,何宇只是静静地站在【稷下学宫】顶层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下方那片洋溢着无限生机与智慧火花的园区。
他的目光穿透玻璃,落在草坪上、露天咖啡馆里、全息讨论区前。
那里,一群群平均年龄不超过二十岁的“怪才”,正以一种近乎野蛮的方式,肆意挥洒着他们那无处安放的才华。
一个数学系的少年,正用混沌理论推演着股市的非线性波动,旁边的金融学博士生看得冷汗直流。
一个物理系的天才,正和几个机械工程系的学生,为了一套“曲率引擎”的理论模型争得面红耳赤,草稿纸上画满了凡人无法理解的时空几何。
他们是如此的聪明,如此的耀眼。
何宇的脸上,本该挂着欣慰的笑容。
但此刻,他的嘴角却慢慢抿成了一条直线,眼神深处,一抹深沉的忧虑正在悄然汇聚。
他看到了一柄柄被自己亲手打磨到极致锋利的“利刃”。
周思民院士的弦理论,是解剖宇宙的“手术刀”。
数学系的混沌模型,是撬动现实的“杠杆”。
【稷下学宫】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赋予这些大脑近乎无穷的力量。
这,是“术”的极致。
可是,“道”在何方?
当一个人手中掌握了可以轻易颠覆世界的工具,却没有一个足够坚韧、足够宽广的内心去承载这份力量时,他会走向何处?
是成为推动文明的巨匠,还是迷失在技术迷宫中,最终被力量反噬的疯子?
这些绝顶聪明、思想又极度活跃的头脑,他们的人文和思想层面,还是一片需要开垦的沃土。
必须为他们,找到一根真正的“定海神针”。
这个念头,在何宇的脑海中一旦生根,便疯狂滋长。
他需要的,不是再多一位顶尖的“科学家”,也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
他需要的,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大师”。
那种学问与思想,都已臻化境,一言一行,皆可为这些天才们勘破迷障、指引方向的……泰山北斗。
何宇缓缓转身,离开了窗边。
办公室内的光线,仿佛随着他的心绪,也一同沉静了下来。
一个全新的计划,在他的脑海中,被瞬间激活、命名。
“三顾茅庐”!
他的视线,越过万水千山,最终锁定在了一个名字,一个堪称传奇的名字上。
南怀瑾。
这个名字,在当今的龙国,本身就代表着一个时代。
年过九旬,学贯儒、释、道,被无数人尊称为“最后一位国学大儒”。
这位老人,早已勘破了世俗的名利,不问世事,常年隐居于终南山的一处茅庐之中。
何宇的情报系统显示,即便是龙国最高层的领导人,想要上山拜访,也时常会被拒之门外,吃一个不软不硬的闭门羹。
对于这样一位人物,任何金钱、地位的许诺,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侮辱。
何宇闭上眼睛,静静地思索着。
他知道,唯一能叩开那扇茅庐柴扉的东西,只有一样。
那就是,让那位老人,亲眼看到“思想传承”的真正希望。
一种超越时代、链接古今的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