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板蓝根检测(2 / 2)
她把报告小心折好,放进贴身口袋,像揣着个宝贝。往回走时驴车得飞快,路边的树好像都在往后退。路过王大爷的菜地,他正在摘茄子,苏瑶隔老远就喊:“王大爷!咱的药料子合格了!”王大爷愣了愣,咧嘴笑的时候,手里的茄子“啪嗒”掉在地上。进村时二柱子在打谷场晒玉米,看见苏瑶赶紧直起腰喊:“咋样啊苏同志?成了没?”苏瑶没说话,把报告高高举起。
李寡妇正好路过,抢过报告就念,声音越念越大,最后嗓子都哑了:“有效成分高三成!符合药用标准!”打谷场一下子热闹起来。
晒粮的扔下木耙,纳鞋底的放下针线,都围了过来。老周戴上老花镜,把报告看了又看,往地上啐了口唾沫:“我就说咱村能成事!”二柱子高兴得扛起苏瑶往天上抛,吓得她赶紧喊:“小心我的报告!别摔着了!”
笑声还没停,村口传来汽车喇叭声。陆战野迎出去,回来时身后跟着两个,部队医院的采购员刘干事和个年轻助手。“听说检测结果出来了?”刘干事握着苏瑶的手,“我们特意赶过来看看。”苏瑶赶紧递过报告。刘干事看得仔细,连小王的签名都对着光核对半天。
助手在旁边记录,笔尖划过纸页沙沙响。苏瑶的心又提了起来,手心全是汗,上次虽说起采购,可没看到正式报告,谁也不敢打包票。“很好。”
刘干事放下报告,
掏出协议,“我们决定签年度采购协议,每月供应五百斤,按市价上浮一成。”苏瑶愣住了——上浮一成?她本以为能按市价就不错了。刘干事看出她惊讶,笑了笑:“好药材就该有好价钱,战士们还等着用呢。”签字时苏瑶的手有点抖,笔尖在“苏瑶”二字上顿了顿才落下。
刘干事握着她的手:“苏同志,我们信得过你们。这药材关系到战士的健康,质量可得保证。”
苏瑶抬头,眼神亮亮的:“您放心,绝不会以次充好,出了问题我负全责。”陆战野在旁边补充:“我们可以每月送检,让医院随时监督。”
刘干事点头盖章:“下个月开始供货,到时候我们派车来拉。”他看了看晒场上的药材,问:“这些够不够第一批的量?”苏瑶赶紧说:“够!早就备好货了。”
送走刘干事,乡亲们还在议论纷纷。李寡妇拉着苏婉的手:“婉丫头,你记的数据没白记吧?”苏婉红着脸点头,手里的记录本都攥皱了。想起以前偷换种子的事,突然觉得能参与到现在的事里,是老天爷给的机会。药厂的机器早检修好了。
下午苏瑶一声令下,“轰隆隆”的声音响起来。李寡妇和几个妇女负责挑选,把细小的根须都挑出来;二柱子和老周负责切片,刀片飞快转动,药材片落在筐里哗哗响;苏婉在旁边记数量,笔尖在本子上飞舞。
苏瑶站在车间门口,看着热火朝天的景象,鼻子有点酸。
从一开始的一无所有,到现在有了药厂,从被人怀疑到被认可,像一场梦。陆战野走过来递了杯热水:“想啥呢?”苏瑶喝了口,水有点烫,心里却暖烘烘的:“在想这些药材能救多少人。”“能救很多。”
陆战野望着窗外,声音低沉,“我以前在部队,知道缺药的苦。有时候一点小病,没药治就拖成大病。”他顿了顿,“这些药料子,说不定能救好几个战士的命。”苏瑶没说话,只把杯子握得更紧。切片、烘干、打包……每道工序都有条不紊。
第一批药材装成十个大箱子,上面印着“陆家村药厂”和鲜红十字标记。刘干事的助手检查后,在验收单上签了字:“质量比预想的还好。”
傍晚,卡车缓缓开出村口,乡亲们都来送行,站在路边挥手。苏瑶看着卡车消失在路尽头,想起第一次种太空种子那天;也是个好天气,她蹲在地里,小心地把种子埋进土,心里默念“一定要长出来”。现在,它们不仅长出来了,还结出这么好的果实。
“娘,以后我们是不是能种更多药材?”
星辰不知啥时候站在身后,手里拿着实验记录本,“我想试试种黄芪,张爷爷说那个也很有用。”苏瑶摸了摸他的头:“好,等你考完试,咱就试试。”夕阳把药厂的影子拉得老长,机器的轰鸣声渐渐停了,空气中还飘着淡淡的药香。
李寡妇哼着小曲往家走,篮子里装着今天的工钱;二柱子扛着锄头,脚步轻快得像年轻了十岁;苏婉整理好最后一本记录,脸上带着满足的笑。
苏瑶站在药厂门口,不光是番茄红了、药材能卖钱,更要紧的是大伙儿眼里有了亮,心里有了奔头。这些药料子带着陆家村的汗水和心意,正往需要的地方去,守护着那些守护家国的人。晚
风拂过,药香混着番茄的甜味往鼻子里钻。
她把被风吹乱的头发别到耳后,转身去关机器:明天还得早起,先把今天的切片烘干,再给星辰留一道关于黄芪的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