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下次别再建议了(2 / 2)

“态度改变的真快!”

“我这叫识实务者为俊杰!”

“呵!”

一人一兽边斗嘴边做晚饭,这房子终于显得没那么空了。

第二天大家一起将栗子运到县城换成了叮咣作响的铜板儿。

钱虽然是自己挣的,但在银钱这一块上却是没什么自主权,绝大多数都是要上交的。

即使如此,总也能落下些许私房。尝到甜头的姑娘们一连好几天,天天约着江暖上岭,直到栗子季已经进入尾声。

这天的运气就稍微差了些,除了不多的几斤板栗,就只有一些没什么吃头的野柿子。

这东西籽大肉少,更别提晒柿子饼了。

在山里转了大半天,几个人都有些累了,于是寻了块还算平坦的地方坐下休息。

江暖将带来的熟板栗掏了出来,每人分了一把,大家边吃边说话。

突然江暖被兰花身后一棵果实累累的矮树吸引住了。

当下把手里剩下的栗子把往旁边那姐妹的手里一塞,大步走到树前。

手一伸就抓下来两颗,眼底的惊喜,那是藏都藏不住。

姑娘们都觉得江暖的举动有些莫名其妙,尤其是离她最近的兰花。

“暖暖姐,你摘它做什么呀?这玩意儿又不能吃!”

江暖神情激动,双眼放光:“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兰花一脸奇怪的看着她:“谁不知道这是茶苞啊。

这东西又吃不得,砍了当柴烧都嫌弃,又重烟还大。偏偏长得漫山遍野都是,简直神烦。”

江暖惊讶极了:“你说山里还有很多,我怎么从来没看到过?”

兰花指了指河对岸,也就是江家村所在的那一边,岩子岭上游那片连绵不绝的矮山道:“怎么没有?

你看那一片十几个山头全是这东西,最大的都有水桶粗。

这树霸道的很,有它们在的地方,别的树都长不高。

所以就连野物都不多,就是打猎的也不爱往那边去。

你从前踩山的时候,是不是从来没去过那边?”

江暖哑然:“那地方我还真没去过。”

“难怪你不知道。”

听说十几个山头都是这东西,江暖简直喜不自胜。

她仿佛已经看到一座闪闪发光的金山正在向自己招手。

此物名为油茶树,结的果实青绿带暗红色。

山茶油树和果实就长这样

成熟后经太阳暴晒,取出里头的黑色种子,榨出来的油名为山茶油,那是植物油中的精品。

油茶籽长这样

油体清亮,气味芬芳,且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其营养价值可与西方的橄榄油媲美。

因此又有“东方的橄榄油之称。”

在江暖的前世,因为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山茶油的产量一年比一年少,因此价格也一路飙升。

市场价能卖到七八十,甚至上百元一斤,成了普通人根本就消受不起的奢侈油品。

即便如此,常常是每年一上市就被有钱人抢个精光,供不应求。

江暖非常肯定以及确定,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人发现它的价值。

若是她率先榨出茶油来……江暖光是想想就激动的不行。

她将几个油茶苞摊在手心里,对几个姑娘展示道:“还有个把月来就是霜降了。

你们回去告诉大家,过了霜降就来摘这种茶苞,晒裂了,捡出里面的茶籽晒干送到我家。

两文钱一斤,我有多少收多少。”

几个小姑娘闻言激动地从地上直溜溜的站了起来:“暖暖,你说的可是真的?”

“当然,我什么时候说过假话?”

兰花问她:“这玩意儿有什么用?”

江暖摇了摇头:“暂时还不能告诉你们,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大家便也不再追问。

意外得了这么个消息,大家也没心思再待在山上了,只恨不能立即长了翅膀,飞回家中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

自然再看到茶油树时,便也亲切喜欢了许多,这可是哗啦啦的铜板啊。

回到家江暖盘算了一下账本。

这半年来采山赚到的,刨除盖房子以及江彦读书的钱和杂七杂八的日常开销,还有1160两银子。

再预留出开发榨油以及相关设备和日常周转之用,江暖最终决定拿出1000两银子来收购油茶籽。

这几乎是她的全部家的。

1000两银子,按两文一斤收购,能收大概50万斤茶籽。

以传统手工榨油的出油率为一斤茶籽出三两油计算,可以得油15万斤左右。

当然,江暖并不觉得她第一次能收到这么多茶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