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累死他的眼睛(2 / 2)

但收获的果实酿制出来的葡萄酒,仍然比往年翻了三番。

从葡萄园回来后,围墙边上的那两株番茄也熟了,先后收获了十七个果子。

江暖一个没舍得吃,全都摘下来收拾干净,留做了种子。

九月,板栗开口的时节。

江暖特地挤出两天时间,带人上山捡回了两百多斤板栗,全都做成了糖炒栗子。

绝大多数都存进了空间戒指里。

她的皇帝爹喜欢吃这个,将来带去京城给他,顺便也给从未吃过的哥哥们分些。

对了,还有李靖城那个小豆丁。

十月,是除了双抢外,江暖最忙碌的月份。

二季水稻、油茶苞,花生、红薯,全都挤在这个月成熟。

江暖忙的脚不沾地,恨不能变出三头六臂来。

好在油茶树她早已经承包了出去,并不需要她自己出人手采摘。

有空的时候就派人过去帮帮忙,如今没空就只能让承包户们自己摘了。

她只管着自己庄子里的事。

高产水稻收获后晒干吹去秕谷一过秤,平均亩产727斤。

比今年第一季度每亩的739斤,少了十二斤,也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其次就是院子里的花生。

江暖带人小心地拔出来,又拿耙子仔细的翻了一遍土,争取把遗落在土里的花生一颗不落的捡回来。

收获后的花生,江暖只拿出一小盆来煮了盐水鲜花生,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发了两颗,算是尝了个味儿。

其余的全部晒干留作种子。

之后就是收红薯了。

挖红薯那天,江暖特地邀请了冯乘县令姚县令,以及附近几个村的村长和里长过来做见证。

结果红薯出土的那一瞬间,看着主根上那一串串沉甸甸的果实,这些家伙直接疯了。

扯出衣服下摆,把全是泥巴的红薯兜在衣服里。

又哭又笑又跳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中举后入魔了。

当初分两次扦插,前后相差不过几天。

种了十一亩多一点的地方,收完了一过秤,总共收获了47,000多斤红薯,算下来平均亩产4218斤。

亩产几千斤的粮食啊,千百年来,这还是第一回见到,大家伙怎么能不疯?

若非还有最后一丝理智,顾忌着江暖是个姑娘。

否则非得把她给扔上天抛上几抛不可。

收完了红薯紧接着就轮到了甘蔗。

与此同时,朝廷派来学习制糖技术的人员也到了。

这一批总共是三十人。

因为家里实在住不开,江暖不得已把他们其中一部分人安置在其他村民家中。

当然不白住,她给钱。

安排好家里的一切,已经到了十一月初八。

离她二哥李容洛的婚礼腊月十九,只剩一个月零十一天了。

时间不等人,江暖赶紧收拾收拾,于次日冬月初十。

带着白泽和朱嬷嬷等人第二次踏上了去京城的路。

这次江暖没再带豆蔻。

小丫头胆子到底太小了些,在皇宫里战战兢兢的。

唯恐一不小心做错了事就被砍了脑袋。

为了小丫头的身心健康着想,江暖还是决定把她留在家里,跟她母亲孙娘子一起有个伴。

出发那天,江暖没让任何人送。

只让人装好船,静静悄悄顺顺利利的开了航。

时间紧,为了赶路,江暖一行是晓行夜宿,就连中午饭也是在船上吃的。

如此紧赶慢赶,终于在离开冯乘县六天驶入了云梦泽中。

尽管已是初冬,空气中已微微有了一丝寒意。

然云梦泽中仍然有大量的水鸟逗留在此,有鹭、雁、灰鹤,野鸭等,又或许这里原本就是它们的越冬之地。

此时金乌西坠,微风轻柔的拂过湖面,带起一片波光粼粼。

推开轩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景色随处可见,江山如画。

临近天黑时,楼船靠上了岳州府的码头。

在城里休息一夜后,次日一早,一行人又换乘马车直奔京城而去。

越往北走越冷,走到汝宁府时,一行遭遇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大雪。

因为雪实在太厚,无法行路,众人只得在客栈里暂住两天,等雪稍稍化一化再行上路。

因为耽搁的这两天,时间更紧了。

一行不得不加紧时间赶路,因为错过了宿头,这日晚不得不在路边的一个小野店里休息。

好在这店虽然小、破了些,倒也还干净。店里生了炭火,烧的旺旺的也暖和。

老板一家做事情很利索,没让江暖他们等多久,就上了菜。

还没等朱嬷嬷摸出银针来,白泽却是突然“嗷”的一声暴起,打翻了桌上的菜。

“暖暖,菜里有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