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朕记住你了(2 / 2)

有那相熟的,见了面互相打拱作个揖道声好。

接着就三三两两,三五成群,交头接耳的凑在一起,小声的谈论着拍卖会的事。

一楼大厅中间的戏台子上,此刻京城里最著名的“华彩班”的名角正上演着精彩的戏曲表演。

衣着统一的小厮们则端着托盘来来回回,不断将美味的酒水和佳美小食等送到各位老爷们的手上。

至于大门外,好奇的也的确不少。

奈何单单是十两银子的门票钱,就足够绝大多数想进来凑闹看稀奇的寻常百姓们望而却步,更不要说至少五百两银子的保证金。

即使如此,还是有那不差钱的,抱着长见识的心态,交了门票钱和保证金进来。

他们上不了二楼和三楼的包厢,就只能在一楼大厅里混个位置,这也很不错了。

二楼和三楼的包厢,每个包厢都配了专门的服务人员。

甲等包厢四个,乙等的两个,里头的酒水吃食和包厢大小奢华程度也各不相同。

这里头不论官大官小,爵位高低,只论钱多钱少,主打的就是一个“以钱论地位”,好的就是一个面儿。

明光帝也来了,十分低调的走了员工专属通道,在几个儿女的陪同下进了二楼最顶级的一个包厢。

拍卖会正式开始前会有一个暖场的慈善竞拍。

拍品都是一些价值不高,但是本身很有意义的一些商品。

比如皇帝出行时,曾用过的一套普通的杯盘。

太子殿下某年秋狩打到的第一头鹿的鹿角之类的东西。

甚至就连江暖都贡献出了一坛,明光十二年的葡萄酒,也这是大景朝的第一批葡萄酒中,硕果仅存的几坛子之一了。

其噱头类似于江暖前世的拉菲。

慈善拍,拍的钱会走专门账本,用以大景朝慈幼堂之用。

慈幼堂是大景专门开设的,类似于江暖前世福利院之类的机构,专门收留孤寡老人工和幼童的地方。

参与慈善竞拍的也都是些小商人,钱不多,却又好个面儿的。

只要拍一件回去,一说这是谁谁谁用过的,保管旁人都要高看他几分。

兹善拍,十来件东西也都拍出了上千两的银子,总体来说还算不错。

短暂的休息之后,拍卖会正式开始。

第一件拍品是一套十三件的翡翠头面,水头足,做工极其精美细腻。

乃是前朝一位著名的贤后所钟爱之物,起拍价两千两银子,每次加价不得少于五十两。

经过十多轮的加价后,这套头面最后被三楼十一号包厢的一位客人以四千三百两的高价拍走。

李容洛拿着客人的花名册道:“十一号包厢是吏部的黎一鸣,黎大人。

听说他最近刚娶了位继室夫人,很是宠爱。估摸着是拍回去哄新夫人的。”

明光帝闻言眉头一皱:“黎一呜?他不是没钱吗?怎么,这会儿几千两银子买套头面倒是有钱了。”

李容洛嘲讽的一笑:“不过是做给父皇您看的罢了。”

明光帝“哼”了一声。

上次边境战事,他宝贝闺女平日里连朵珠花都舍都不得买,倾家之力给凑了十五万两银子做军费。

朝臣们捐款的时候,这厮各种哭穷,最后抠抠搜搜的捐了一百两银子。

这会给新夫人买头面倒是大方的很,有钱的很。

很好,朕记住你了。

三件玻璃制品几乎是压轴出场,被一个沈姓的巨贾以一万一千两银子打包带走。

第一场拍卖会会的拍品全部溢价拍出,无一件流拍,圆满成功。

事后一算账,除去成本之类净利润竟有五万多两银子。

他们本打算每月举行一场拍卖会,一年十二场,也就是说年利润起码在五十万两左右。

再在全国几个最富庶的几个州府,如苏州杭州等地也开上几家分行,即使是利润不如帝都,每年赚的钱也不是小数目。

净利润每年起码上百万两,胆子再大点,两百万两也不是不敢想。

这个数字一出来,所有人顿时齐齐倒吸一口凉气,纷纷望向江暖。

李容恒目光幽幽:“小妹,你要是早回来几年,你两个哥哥也不至于这么穷。”

明光帝则是哈哈大笑:“我女儿真乃财神下凡也。”

拍卖行的成功,给了几人极大的信心。

至少对于即将要上马的国营银庄多出了几分信心。

于是,就在拍卖会举行完的第二天,成立“国有钱庄”的议题,就被正式拿到了斡堂讨论了起来。

这里头涉及到的东西太多,触及到某些阶层的利益太大,江暖知道这是一场硬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