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半夜吃瓜(1 / 2)

('年初八,衙门开印的时候,太子东宫传来了好消息。

她大嫂太子妃钱氏怀上了第二胎。江暖带着儿子去看她的时候,钱氏正坐在轩窗边绣花。

“孕期绣这东西伤眼睛,何不让宫女们去做?”

钱氏笑得温婉:“我如今怀了身子,殿下不允我再操劳。我闲来无事就绣绣花打发下时间。”

说着她放下手里的东西,伸手轻柔地摸了摸云麾的小胖脸。

“我只愿肚子里这一个,能像你怀云麾的时候一样省心,让我少受些罪,那就好了。”

江暖抱着胖儿子凑近她:“那你可得多亲亲他,没准就真如你所愿了。”

钱氏乐不可支,真就在云麾的小脸蛋上连亲了好几下。

两个正说着话,外头通传说是晋王妃来了。

钱氏大笑:“快请进来,正好宸曦也在,咱们几个正好说说话。”

晋王妃也带着儿子延泽,小家伙如今才二岁。刚刚会走,特别的活泼好动。

正好,李靖诚下了学,陪着他一块儿玩儿耍。

小家伙今年七岁多,十分稳重,是个仁厚又有爱心的兄长。

他说:“可惜云麾弟弟还太小了,不然我就可以带着他一块玩儿了。”

他其实还想和白泽玩来着,可惜白泽太过高冷。

除了宸曦姑姑和云麾弟弟,它谁都不爱搭理。

江暖边和嫂子们聊天边看着孩子们玩闹。

如今太子东宫总共三个孩子,只有嫡长子李靖诚是大嫂钱氏所出,其他两个都是妾室所出。

为此她大嫂常常忧心自己膝下孩子太少,怕将来地位不保。

还是江暖时常安慰开导她。如今她终于怀上了第二胎,应该是能松口气了。

钱氏到底是这个时代的人,又是受传统思想教养长大的。

再加上她大哥的后宫里还有别的竞争者,她时刻心存危机也在情理之中。

只希望她生完这胎后,心情能开朗一些,至少再别活得那么累。

中午是在东宫吃的饭,饭后休息片刻,江暖和二嫂便告辞各自回家。

到家后,江暖侧躺在床上给儿子喂完奶,顺便闭上眼睛小憩一会儿。

时长空打外头回来了,没敢直接进屋,怕过了寒气给妻儿。

在隔壁的暖阁里坐了好一会,等身上的寒气散尽了才进来。

他给江暖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南洋那边来信,带回来一船的橡胶,还有一船橡胶树苗。”

江暖听了惊喜不已:“那可真是太好了。

如果我们大景帝国想要发展工业,橡胶必不可少。

我上次就同父皇说了,若是橡胶树苗运回来就种在西南一带,那里的气候适合橡胶树生长。”

“放心吧,这件事情司农寺那边已经安排好了,你无需再操心。”

“那是最好不过。”

次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由官府出面,各个商家积极参与。

在朱雀大街和东坊市举行热闹的元宵灯会,今年也不例外。

下班的时候,江暖特地绕道章台宫问她爹:“爹爹,明儿元宵灯会,你要不要跟我一块去看看?”

明光帝心头一动:“出宫?”

“那当然了,难不成这宫里还有灯会可看?

我昨天问过我大哥了,大嫂刚有身孕,天冷路滑,她必定是不敢出宫的。

我大哥要陪她和孩子,也不会去。

你自己个孤家寡人的,在这宫里也没啥意思,倒不如跟跟我们一块儿去逛灯会。”

明光帝觉得他宝贝女儿的建议极好,稍微犹豫了一下后,就答应了。

次日上午江暖又跑去问他二哥李容洛,要不要一起去逛灯会。

李容若倒是答应的爽快,说是带着媳妇和孩子一块来。

并同江暖约好了,明天去镇国公府吃晚饭,吃完饭再一起去逛灯会。

次日镇国公府准备了丰盛的晚宴,江暖和时长空亲自去接了明光帝来家。

李容洛随后也带着正妃海氏和嫡子延泽过来了。

一同前来的还有江彦。

今年又是大考之年,江暖有意让弟弟在他老爹面前多露露脸。

尽管天气寒冷,可还是架不住人们逛灯会的热情。

个个裹得厚厚实实的,扶老携幼一起出门逛灯会。

时长空一手抱着裹成球一样的胖儿子,一手牵着江暖。江暖的右旁边是弟弟江彦。

他们前头第一梯队是皇帝和镇国公夫妻,第二梯队是李容洛一家,一行人浩浩荡荡的。

此时,天已经黑透了。

放眼望去,整条街上灯火通明,游人如织。

前来逛灯会的还有许多的大臣和贵族们。

好在大家都十分有眼色,见他们这一行过来,远远的便行了个礼,然后避开了去。

明光帝爱才,见到文人学子们围在摊位上猜灯谜对对子,便也凑近了去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