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路走宽了(1 / 2)
('王盛揣着与韩三坪达成的初步意向,脚步略显轻快地回到了自家所在的筒子楼。
楼道里弥漫着各家各户晚饭的混合香气,锅铲碰撞声、家长里短的交谈声、电视节目的嘈杂声,乱七八糟的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烟火气。
王盛刚走到自家门口,门就从里面被拉开了。
“你这孩子!头上伤还没好呢,又跑哪儿野去了?”王母系着围裙,手里还拿着锅铲,一见王盛就忍不住数落,眼神里却满是关切和担忧:“跟你说多少遍了,伤没好利索之前少乱动,万一再磕着碰着怎么办?”
王父王保国跟在后头,脸色也有些沉,他脱下沾了灰的外套挂在门边的衣帽架上,声音带着跟车一天的疲惫:“就是不让人省心。”
王盛侧身挤进狭小的外屋,随口应付了句:“妈,我没事,就楼下转了转,明天就去医务室拆线了,好差不多了。”
他走到茶几边,拿起杯子倒了杯凉白开,咕咚咕咚喝了几口。
王母眼尖,瞥见他手里捏着的文件夹,追问道:“手里拿的什么?神神秘秘的。”
王盛放下水杯,转过身来,面对父母,顺着母亲的话解释道:“爸,妈,我刚去单元楼那边,找了一趟韩厂长。”
“谁?”
王母一时没反应过来。
“韩厂长?韩三坪厂长?”王父王保国猛地转过身,眉头紧锁,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惊疑和一丝紧张:“你去找他干什么?还嫌上次闹得不够?是不是又去……”
他下意识以为儿子又去闹事讨说法了。
“不是闹事,”王盛赶紧打断父亲的话,把手里的文件夹递过去:“爸,妈,你们先别急,听我说。我是去找韩厂长汇报想法,关于我们怎么自谋生路的想法。这是我跟韩厂长谈的计划草案,他基本同意了,但还需要家里支持。”
王母狐疑地接过文件夹,王父也凑了过来。
两人就着外屋不算明亮的灯光,翻看着儿子那几页写得密密麻麻、勾画了不少修改痕迹的手稿。
王母眼神不太好,能看个大概,王父则看得仔细些,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私人订制……婚庆电影?九千九?一万九千九?”王父念着上面的数字,声音都提高了八度,抬头瞪着王盛:“你小子是不是被打坏脑子了?这哪是挣钱,这纯粹是做梦吧!谁家结婚花这么多钱拍个录像?”
“爸,您看您又急,您先听我分析……”
王盛把对韩三坪说的那套市场分析、目标客户、北影厂资源优势又仔细跟父母说了一遍,重点强调了韩三坪的态度和给予的支持条件,免租的办公室、能租用的设备、五万块的借款额度,以及广告渠道的接洽机会。
“韩厂长说了,这事值得一试。但启动资金只肯借五万,需要包括你们在内的四名正式职工联合担保。”
王盛说完,看着父母。
房间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炉子上炖着的汤发出轻微的“咕嘟”声。
王母率先开口,语气充满了不放心:“老韩……韩厂长真这么说了?靠谱吗?五万块啊,可不是小数目,这要是赔了……”
王家小事都是王母拿主意,但这种事关家庭重大决策和儿子前程的大事,她下意识地看向丈夫。
王保国没立刻说话,掏出烟盒,抖出一根皱巴巴的香烟点上,深深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的表情晦暗不明。
他沉默地抽了好几口烟,目光再次扫过那份草案,又看看儿子头上还套着的网套和眼神里的光。
“你真有把握?”
王父的声音带着烟熏过的沙哑。
“爸,市场肯定有,咱们的优势也独特。只要前期宣传到位,能接到第一单高端客户,把招牌打出去,后面就好办了。”王盛说得肯定,但也没把话说满:“就是……启动资金五万确实紧了点,很多事得精打细算,磕磕绊绊难免。要是资金能再宽裕一些,成功的把握能大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