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章 渣夫典妻(1 / 2)
('天色尚且灰白,姜宜已经寿康院外面等了好一会。
婆母梁氏近来少觉,她醒得早,姜宜请安的时间也越来越早,若是她来迟半刻,梁氏一定要让她在外面跪足一个时辰才松口。
姜宜被丫鬟请进去,跪在地上,恭敬地将茶盏举过头顶。
梁氏接过她捧着的茶盏,只轻轻抿了一口,蹙眉将这一盏茶尽然掀到姜宜身上。
“你存心想烫死我吗。”
“儿媳不敢。”姜宜跪在地上忍不住缩了一下,滚水浇在衣袖上,烫得她差点站起来,
这茶是梁氏院里的大丫鬟柳惜亲自泡的,温度口味都按照梁氏的喜好,但梁氏全然不听她解释,罚她在院子里跪着。
刚成婚时,梁安顺知道她受罚总会过来劝,他说一句好话,梁氏就多罚她一次。
姜宜渐渐就不敢再让梁安顺知道这些事。
前两日,梁安顺拒绝了梁氏想将大丫鬟柳惜抬做姨娘的主意。
柳惜就是梁氏的眼线,他不喜欢梁氏的监视,一直不肯纳柳惜为妾。
梁氏为此不顺心,世上哪个男人不想三妻四妾,还不是姜宜吹了枕边风,让儿子和她对着干,自己不过多说他几句,竟然还跑去赌坊酒肆不肯回来。
梁氏自然舍不得责怪梁安顺,成日变着法子为难姜宜。
众人散去,姜宜的丫鬟绿蕊心疼地看着她烫红的手背,鼻尖一酸:“小姐,我带了药膏。”
梁氏瞧不上她,略有不顺心就找姜宜出气,膝盖的旧伤还没好,若是再跪上几个时辰,只怕以后会落下病根。
姜宜轻轻摇头,示意绿蕊先把药收起来,以免被梁氏的人看到。
五年前,她的父亲为了救民治水出了意外,母亲得知噩耗也早早随父亲去了。
姜家没有旁支,父亲的好友梁纬担心她被远亲吃了绝户,将她接到梁家照顾,又定下这桩婚事,给她一个稳妥的依靠,姜宜就这样彻底留在梁家。
起初,梁氏对她也还不错,但成婚以后便一日不如一日。
若是梁安顺对她好一些,梁氏便要从别的地方找回来,让她喝偏方药,罚跪,不顺心的责骂都是常事。
柳惜端着四分五裂的茶盏走姜宜面前,唇角翘起:“主母吩咐了,让少夫人在这里跪到午膳,好好思过!”
她语气里带着嘲弄,俨然是来看戏的。
姜宜拉住绿蕊的衣袖摇头,示意她不要起争执。
她将茶盏递给小丫鬟,走到姜宜面前站定,看起来倒像是姜宜在跪她。
绿蕊胸膛起伏,恶狠狠地瞪着她:“你话说完了,可以走了吧?”
柳惜勾起一缕发丝在指尖打圈,故作无奈的娇声开口:“这么毒热的日头,我也想去休息,主母让我亲自盯着,我也没办法呀。”
说着,她摸了摸自己的脸:“哎呀,在这里站着都晒黑了……”
姜宜知道柳惜的心思,她是梁氏的贴身丫鬟很是受宠,自己还没和梁安顺成婚的时候,梁氏就有让她做通房的意思。
梁安顺偏偏就不喜欢梁氏院里的人,纳了好几个通房丫头,也不肯顺梁氏的意收了柳惜,梁氏更觉得她有心挑拨,越发频繁地为难她。
姜宜的膝盖传来阵阵刺痛,额角溢出细密的汗珠,疼得她几乎直不起腰。
绿蕊心疼的直掉眼泪,“小姐我去找大少爷……”
“别去。”姜宜急忙拉住她,若是梁安顺因为她和梁氏顶嘴,梁氏更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梁安顺若是帮她说话,梁氏只会更记恨她。
当初梁安顺得了串珍珠送自己,只因为那珠子比梁氏多一颗,梁氏便扯了珠子让她一个人在湖里面找齐所有的珍珠。
寒冬腊月,她在湖里找了许久,直到昏迷也没能找到最后一颗珍珠。
大病一场,不仅腿上落了病根,连怀孕也……
姜宜疼得脸色发白,仍旧紧紧抓着绿蕊的衣袖,不让她去找梁安顺。
柳惜斜眼瞧了那主仆二人,轻摇团扇挡住脸上的讥笑,躲到阴凉的地方。
姜宜是琴棋书画精通的才女,又有什么用,还不要跪在她面前,谁让她不会讨好主子,肚子又不争气,得不到主母欢心。
柳惜懒懒的打了个哈欠,等姜宜撑不住晕倒,将她泼醒让她继续跪,忽然听到院外一阵吵闹,不悦地皱眉,还没来得及责骂,就看见一群人乌泱泱冲进来。
梁家的下人被压着打,根本不是这些练家子的对手。
柳惜站在角落,瞧见情况不对,立刻扭身逃跑。
姜宜和绿蕊跪在院中,最是显眼的位置,不到片刻就被围住了。
姜宜连躲的力气都没有,她根本站不起来。
绿蕊吓得脸色发白,但仍旧将她护着身后,颤巍巍张开双臂,虚张声势地大喊:“你们是什么人,这里是盛京天子脚下,你们要是敢乱来,官府绝对不会放过你们的。”
姜宜眼前发黑,头晕得厉害,扶着绿蕊的手臂被不至于倒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