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潜府取证(2 / 2)

听风吟以宝剑削断锁梁,木门“吱呀”一声向内打开,一股混合着金铁与纸墨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显然是一间密室,四壁嵌着铜灯,周婉儿用火折子点亮灯火。

密室中央,是一张乌木案几,案几上摊着一张神秘的地图,地图上标着密密麻麻的红点,每一个点都似乎代表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案几左侧,是一排木架,架上整齐码放着一只只赤金元宝,另有三件金器赫然在目。

“哇!”周婉儿低声感叹。

她不禁伸手,指尖所触,一股寒意传来,仿佛这些黄金本身带着某种不祥的诅咒。

元宝之间,夹着几卷黄纸密札,封口处朱印斑驳,赫然是刑部主事、兵部侍郎、烟波王爷,甚至太后内侍的私章。

“快看这是什么?”

听风吟闻声过来。

周婉儿展开其中一卷,墨迹未干,字里行间尽是“孝敬”“打点”“损耗”的字眼,每一笔都像一把利刃,直刺朝廷的根基。

听风吟的眉头渐渐紧皱起来:“简直令人发指!”

案几右侧,是一只檀木匣,匣盖半掩,露出一册《军饷拨给录》。

书页泛黄,却保存完好,每一页都详细记录着军队历年来以各种名目孝敬给太后的饷银数目,数额之大,令人咋舌。

周婉儿翻到最后一页,指尖一顿——那一页上,赫然写着“今岁祭祖金器,作价十五万两赤金,已转烟波王爷别院”。

字迹潦草,却带着一种迫不及待的贪婪。

她惊的张大了嘴巴:“用十五万两黄金不知能买多少金器?却仅仅买了三只,是不是傻?”她看向听风吟低声问道。

听风吟也低声道:“婉儿所言极是,此是问题关键,他们显然并不在乎金器本身价值,而在乎于金器乃皇帝御赐。”

周婉儿扭头疑惑的看向听风吟:“此话怎讲?”

听风吟默然道:“我认为,御赐之物何等尊贵,代表了皇上对老臣的眷爱,却在祭祖这样重要的时刻失窃,这颇有些打脸皇上的意味。”

周婉儿诧异道:“他们为何要这样做?有何目的?”

听风吟目光迷离:“他们的目的可能会非常惊世骇俗……”

闲聊几句,二人继续往下看。

檀木匣最底层,是一封信,火漆封口,戳着“烟波”二字。

周婉儿小心拆开,信纸上的墨迹因潮湿而微微晕染,却仍能辨出内容。

“见金器,付赤金十五万两,转运别院。事成,再议后图。慎之,慎之。”

落款,正是烟波王爷的私章,印泥鲜红,像未干的血。

周婉儿深吸一口气,将信笺、账册一一收入包袱。

包袱不小,却被这些沉甸甸的证据填的满满当当。

她抬头,目光穿过昏暗的灯火,落在听风吟身上。

“这些够吗?”

他正站在密室角落,指尖轻抚着墙上的一道裂缝,仿佛在聆听墙后的风声。

“够了。”听风吟低声道,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我们走吧!再停留,恐有不测。”

地道狭窄,两人不得不弯腰前行,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惊动了暗处的机关。

回到井底,凝神细听,上方并无任何动静。

听风吟将绳索束在腰间,一端抛上井沿,他先往上攀。

脚踩绳结,双手交替,青苔虽滑,却因绳结增加阻力,并不至于失手。

听风吟先上去,再将周婉儿拽上去。

两人贴着假山后影,避开巡丁,循原路找到绳头,翻出高墙。

刚走开不远,斜刺里突然闪出一个黑影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