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诏狱夺证(1 / 2)

('魏无咎被拘押在北镇抚司诏狱,皇帝听完奏报,当场砸了茶碗,命御史刘知几牵头,三日后三司会审。

婉儿一直有个担心:在三司会审前,魏无咎被灭口。

只有从魏无咎口中撬出佛座下暗藏的秘密,她才能将刀口对准真正的幕后黑手。

可周婉儿等不了三天。

她怕的是:还没开审,魏无咎就先成了“疯乞丐”,一辈子嘟囔谁也听不清的胡话——那口黑锅就永远扣在公主脑袋上。

假如此事成定局,公主也就彻底成了替罪羊,永无昭雪之日。

以婉儿的性格,她是绝对不会让此事发生的。

她连夜密见了皇帝,将自己的担忧奏知天保皇帝,皇帝允准了她的想法……

丑正,雨歇,残月如钩。

北镇抚司诏狱外的下马石前,周婉儿挎着药箱深吸一口气——箱内放着皇帝的手谕,只有十一个字:

“奉旨问询,敢拦者格杀勿论。”

皇帝命听风吟与婉儿同往——他担心婉儿的安危。

婉儿明白,这是少年天子给她设的最后一道活扣,有了这道手谕,她入诏狱如入无人之境,无人敢拦。

铁门洞开,潮冷腥气扑面而来,像无数锈针钻进毛孔。

甬道两侧火盆被湿气压得抬不起头,火苗只剩一圈暗红边缘,照得石壁上的暗褐血迹泛出铁青。

水滴从拱顶缝隙落下,“嗒……嗒……”敲击地面,回声悠长,仿佛是倒计时。

每经一间栅室,囚犯便扑到栅边,枯手乱抓,嘶哑笑声与呻吟交叠,像地狱漏风的缝隙。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她忽然想起刚穿越来时在牢城营的经历,只不过彼时她是囚犯,此时她是奉旨问询囚犯的医正。

最深处的死牢漆黑如井,唯有一盏油灯挂在壁钩上,灯芯短促,火光吝啬地跳出寸许,映出中央铁栅里那具枯瘦的身影——魏无咎。

他的肩胛被琵琶钩锁穿,稍一挣动便骨响如裂,血顺着铁链滴落,在脚下积成一汪黑红。

这位昔日北镇抚司副使的傲气早已被疼痛磨尽,然而真正击溃他的却是“被弃”——

被捕那刻,魏无咎仍幻想上头会来捞他,然而,除了狱卒的鞭子和烫火的烙铁,再无人过问。

此刻,狱丞端正着一碗热汤立在他的残躯前。

“喝了吧!这是上面的关照。”

魏无咎缓缓抬起耷拉的脑袋,眼珠从肿胀的双缝中默然地看了看狱丞,又看了看正冒着白气的碗。

这位前北镇抚司副使岂能不知这所谓的“关照”,其实就是一碗“失心散”。

他愣了愣,又微微点头。

碗沿抵唇——他明白,只要喝下这碗“失心散”,他的疯名坐实,幕后的主子便可高枕无忧。

而他,就连被抛尸何处都不会被人知晓。

两相一权衡,他只求速死。

只因活罪实在太难熬——除非他还想尝试诏狱里拶指和剥皮的滋味。

就在这一瞬,婉儿银针抵住狱丞的手腕,听风吟的刀刃也抵在他的喉头:“敢动,要了你的命!”

婉儿将皇帝的手谕展示给那狱丞看。

“当啷”一声,狱丞手中的碗落地,“卑职……不……不敢。”

狱丞一溜烟跑了,婉儿长舒出一口气:“幸亏来的及时!”

再次见到婉儿和听风吟,魏无咎仿佛早就知道他们来此的目的。

希望与求生欲猛地窜高,压过他对主子的“忠诚”——

“镇国金佛...座下...还有半册...秘账...”

他嘶哑挤出这句,既是对幕后人的报复,也是给自己买命。

忽然间,灯灭、铁链乱响。

变故突然,完全出乎婉儿和听风吟意料,皇帝的担忧果然不无道理。

黑暗中,两名黑衣人自瓦隙滑下,落地无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