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很不靠谱的样子】(1 / 1)
「陈大侠!」
「波波,好久不见。」
「……」
陈贵良在校门口遇到徐海波,两人结伴走进校园。
半路上,又遇到几个高三同学。
教室里已经来了三十多人。
剩下那些,有的直接复读,有的已知分数。
昨天就可以手机简讯查成绩,连各批次线都已经划出来了。
但陈贵良没问该怎麽查,也懒得去查,反正都要来学校看分填志愿。
班主任刘淑英满脸笑容,招手道:「陈贵良,恭喜你考了高分!」
他去刘淑英那里,领到自己的高考成绩单,以及一本填报志愿的参考书。
成绩单没有密封,列印在半张A4纸上。
陈贵良看到自己的总分时,明显愣了一下。
高得离谱!
「你考了多少?」谢扬连忙问。
陈贵良说:「628。」
「靠!」
「牛逼。」
「我去。」
教室里爆发出一连串惊叹声。
李玉林冲过来看成绩单,确认分数之后说:「你吃春……脑白金了?」
班长李锐沉默不语,他语文和文综发挥得非常不好,总成绩比陈贵良低了近20分。
「吴梦呢?吴梦多少?」有人问道。
吴梦笑着说:「639(省状元644)。」
陆陆续续又来三个同学,去领了成绩单和参考书。
刘淑英见来得差不多了,终于满脸笑容宣布:「吴梦和荣州中学的一位男生,并列全市第一。陈贵良全市第三名。」
平时跟吴梦轮流考全市第一的哥们儿,这次居然没考过陈贵良。
反而是荣州县城的一个兄弟,高考超常发挥,不声不响冲上来,跟吴梦并列全市第一。
陈贵良的成绩:语文145,数学113,英语110,文综260。总分628。
省状元的成绩:语文145,数学116,英语141,文综242。总分644。
他这次的文综拉分贼厉害,比省状元直接高出18分!
当然,英语就特别拉胯,连蒙带猜考出来的。拢共一千出头的英语词汇量,还想要什麽自行车?
同学们的惊叹,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就转到填志愿上。
多数都不知道自己该报啥学校和专业。
这年头获取资讯很困难,估分看分填志愿又改来改去,学生们对各大院校两眼一抹黑。
刘淑英说:「那本填报志愿的参考书,你们要仔细阅读。有什麽疑惑就来问我,找不到人就给我打电话。我现在大概讲一下热门专业……」
刘淑英讲高校专业时,边关月发来简讯:「我差9分上一本。」
「很厉害了,你去年只能考三本。」陈贵良回复。
「我也觉得很意外,但又有点失落,只差9分读一本啊。要是再努点力就好了。」
「没事的,可以选一个很好的二本。」
「你多少分?」
「628。」
「我之前问了一下,北大的投档线是620,你不用特招也能读北大啊。」
「几乎不可能的。」
川蜀高考实在太卷,清北给的名额又少。
而且,川地考生太喜欢报北大了。
就拿今年来说,全省文科前十有9个报北大,而北大在川蜀拢共才招20多个文科生(包括自主招生名额)。
别看陈贵良这次考全市第三,已经超过北大的投档线8分,但纯靠分数进北大的可能性几乎为0。
如果不走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路子,就陈贵良这个分数,他报清华其实更容易些——清华投档线比北大低了足足8分。
也就是说,陈贵良超过清华的投档线16分!
「波波,你报哪个?」谢扬问道。
徐海波说:「川大,离家近。而且在川内招生名额多,报川大比较保险。」
徐海波这次的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60多分,报川大刚刚好。只要别选过于热门的专业,百分百被川大录取。
除了陈贵良和徐海波,302的其他兄弟全考废了。
其馀六人,四个二本丶两个三本。
谢扬的分数比边关月还低,处于二本的中游水平。
严校长不知何时来到11班,今年的理科成绩有点糟糕,但文科班的表现还不错。
吴梦是稳上清北的,陈贵良也能特招进北大。
两个清北,拿得出手了。
「吴梦同学,恭喜恭喜。」严校长微笑伸手。
吴梦连忙站起来握手。
严校长问道:「你打算报清华还是北大?」
「北大。」吴梦说。
严校长笑道:「好啊,陈贵良也是北大,你们两个可以继续做校友。」
他又朝陈贵良走去:「陈贵良同学,恭喜你考到高分。说实话,我是非常意外的。你居然只靠自己的努力,分数就过了北大投档线。这说明你不但文章写得好,其他科目也样样优秀。」
「侥幸。」陈贵良说。
「太谦虚了,」严校长说,「等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到了,你和吴梦还要来县城一趟。我准备了一辆大巴车,戴上大红花,一路放鞭炮,绕着全城走两圈。」
陈贵良:「……」
严校长继续说道:「到时候,还有电视台和报社记者要来,学校给你们发奖金。学校发完奖金,再坐车去市里。鹏飞集团的吴老板,要给每个清华北大生发两万元奖金!」
2004年的偏远小城市,给清北生发奖金的现象不多。
大家都很穷。
想靠高考致富几乎不可能,不像后来动辄奖励十万起步。
严校长招手把吴梦叫过来,和颜悦色的跟他们拉家常。
边关月突然发来简讯:「北大的招生老师,刚才给我打电话,我把你的手机号发给他了。」
简讯刚刚看完,陈贵良的手机就响起来。
陈贵良说:「北大的电话。」
严校长高兴道:「快接。」
「是陈贵良同学吗?我是北大的招生老师朱xx。」
「朱老师你好。」
「这次考得怎样?」
「628。」
「很不错啊,过了我们在川蜀的投档线。有没有兴趣来读北大元培班?」
「我申请自主招生时,报的是哲学系。」
「报了也可以改嘛。」
「程部长同意吗?」
「他说看你的个人意愿。我们元培班啊,教学方式非常特殊……」
朱主任猛地提高音量:「前三个学期,不选专业,只分文理。整个北大的所有院系,随便你挑选课程,想学什麽就学什麽。就算是某些必修基础课,也可以随便选班听课。」
陈贵良道:「我冒昧的问一下,元培班是独立院系吗?」
朱主任说:「不是独立院系,但也不隶属于哪个院系,在北大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陈贵良又问:「也就是说,元培班没有自己的院系丶老师丶教室和宿舍?」
朱主任道:「北大所有的院系丶教室和老师都任你选。你可以同时学习文科丶理科丶工科课程。」
「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陈贵良看问题的角度很清奇:「北大那些院系,都是有名分正妻和妾室,学生就是那些妻妾的子女。而元培班,则只是个丫鬟,连自己的住处都没有。我如果读了元培班,就相当于丫鬟生养的,还得到其他妻妾那里去蹭吃蹭住?」
朱主任:「……」
电话那头,陷入短暂沉默。
因为陈贵良一语中的,直接看穿了元培班的尴尬地位。
此时的元培班,没有自己的院系,没有自己的老师,没有自己的教室,没有自己的宿舍……什麽都得蹭其他院系的资源。
其他院系,愿意被元培班蹭吗?
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表面支持但不怎麽配合。
元培班学生在极个别的课堂上,甚至会被所选课程的老师和学生排挤!
北大校园此时有一句顺口溜:不娶光华女,不嫁元培男。
光华学院的女生眼高于顶,普通北大男生是高攀不起的。
而元培班的男生,则都是一些神仙,而且「前途不明」很不靠谱。有人甚至到了大三,还不知道该主修什麽专业。
整理一番措辞,朱主任继续说:「进了元培班,我们会给学生安排专业导师,帮助学生在全校范围内选择课程。还会不定期配兼职导师,都是北大的顶级学者。如果发展得好,大二下学期就能参与导师的学术项目。」
「我乱选课程可以吗?」陈贵良问。
朱主任说:「有的学生,文科丶理科丶工科丶艺术类课程一起学。只要你精力足够,随便你选什麽课。」
陈贵良问:「学分怎麽办?」
朱主任说:「比普通学生的学分要求更低一些。而且,元培班的学制弹性很大,三年就可以正常毕业,六年毕业也不算延期。」
陈贵良笑道:「我在元培班玩五年,最后一年再学也行?」
「只要你学分修够了,就没人来管你。」朱主任就差没说可以逃课。
朱主任继续忽悠:「元培班的住宿也很特殊,在一个寝室里,可能有大一丶大二丶大三学生,可能有文科丶理科丶工科学生。你们平时在自己的寝室,就能跨年级丶跨专业进行交流。你如果受到室友影响,到了大二也可选择转去理科丶工科的任何院系。当然,不管转到哪个院系,你还是元培班的学生,学籍档案只在形式上转过去。」
「听起来很不靠谱的样子。」陈贵良道。
朱主任说:「全凭你的个人意愿。」
陈贵良笑道:「但很有趣,我愿意去试试。」
「那太好了,」朱主任哈哈大笑,「你们学校,还有什麽成绩优秀的同学吗?」
陈贵良说:「我们班就有个市状元,打算报北大。」
朱主任道:「那你把电话给他。」
陈贵良把手机递给吴梦:「北大招生老师,打算骗你过去。」
他开始期待自己的大学生涯,元培班肯定有很多神经病。
陈贵良自己也是神经病,能够遇到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