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1 / 1)
邹临天扳着手指给主席算账“去年一年的财政收入就2500万吨小米吧?”
看到主席点了点头,邹临天继续说道“今年化肥内销2500万吨没问题,卖一斤化肥就赚一斤粮食,仅此一项已经赚到了去年全部的财政收入了,和地方政府也分配好了。”
主席点了点头“但去年我们赤字率63%。”
邹临天点了点头“目前靠倒卖东大产品,我们已经赚了差不多六亿美元了,今年还有一半时间,还赚六亿美元没问题。”
主席追问道“现在到处花钱,这可不够。”
邹临天继续扳手指“免田税,但不免粮税。”
主席皱起眉头“什么意思?”
邹临天解释道“谁出售粮食谁就交税。”
主席一听就明白了“有富余粮食的人吃不完才卖,让这些人交税?刚够吃的不用交?”
邹临天坏笑道“为了鼓励这些人交税,可以按缴纳税收的额度搭配赠送自行车票,布票,收音机票这些工业票,正好把他们卖粮食的钱又赚回来。
不卖粮食不交税的人自然没有现金,也就不用买工业品了。”
主席无奈的指了指邹临天“你呀……鬼点子一套一套的,你们以后的大学生就学这些东西?”
虽然主席嘴上这样说邹临天,但他当天晚上就发了电报回书记处,讨论这种方案的可行性。
对他来说,这种把最穷的那部分人划到线下的办法太有吸引力了,马上就是秋税时节,能早一天实行,那些最穷的人就早一天多吃几口。
对此方案反应最激烈的是主管经济的陈云副总理,在他看来,现在供给制才改了一半,干部们的粮食供给改成了玉米票,同样还是国家在出钱,这样收税岂不是从左口袋掏到右口袋?
虽然由于东大是另一本账,陈副总理管理的国家账面上前所未有的富裕,他心里还是七上八下,他又不是瞎子,国内突然多出来的工厂,基建都是没有上账的,虽然不知道书记处怎么办到的,但这个财务大管家心里还是不踏实,生怕那天就要掏一大笔钱去填窟窿。
任书记手里有两张纸,一张是邹临天从各个角度算的经济账,一张是邹临天这大半年来收集的各地村干部收公粮时的恶劣手段,牵牛扒屋,捆人打人不过常规操作罢了。
任书记想了想,把后一张纸递给了陈副总理。
陈副总理看了一遍,很想骂一声瞎胡闹,但转过来一想,只要不改变收税模式,这种情况就不可能避免。
无力的叹息一声“到时候私人高价抢粮,国家收不到粮食怎么办?那些人囤积居奇可是会饿死人的。”
总理点了点头“所以国家准备把粮食进出口权力收归国家所有,私人贩粮只能在国内流通。”
按主席的想法,私人以后都不允许进入粮食行业,还是邹临天劝说为食品加工行业留条路,国家粮站按指导价收购就行,这才同意下来。
最关键的还是彭总在新疆的国有大农场进展迅速,按东大的开发力度,新疆有耕地一亿亩,北大荒有四千万亩,黄泛区有八千万亩,这三个国有农场区开发出来,保证粮食安全完全不成问题。
何况现在香河物资中心储备的玉米还有近四千万吨,至少三五年有谁敢囤积粮食,肯定会爆仓爆得亲爹都不认识。
邹临天谈起新中国剩下的这些资本家时一脸蔑视“就他们那点体量还想玩粮食战争?放东大那边就是些穷逼而已。”
就现在中央政府这玉米票从来没误过兑换这一点,谅他们也不敢赌自己拼得过政府。
现在白银人民币的信用也随着连续几个月的及时兑换逐渐建立起来,美国人虽然还在疯狂收,但中国银行的白银也像无穷无尽一般,有多少给你兑多少,现在美国财政部已经不像开始那么嚣张,已经有美国的报纸放出了风声,讨论再发行一套白银美元的可能性。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