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1 / 1)
高岗领头的保险公司投资也是三亿新币。
虽然领头人最后股份都要稀释到百分之一甚至更少,但这些股份现在的价值就已经是干部们无法想象的价值。
对干部们的委屈,总理一句话就挡回去了:“投资规模大小,视干部贡献大小决定,难道你一个连排级干部也想撑起几个亿的投资?有这个管理经验吗?”
为了更好的发展全员持股制度,书记处专门开了一个会,在全国工商局设置了一个新的部门,叫做企业筹备办公室。
所有想要开办工厂企业的个人,都可以到工商局登记。
雇工七人以下的作坊,可以个人全额持股。
七人以上的,就要实行全员持股制度,个人持股份额最多不能超过100员工数*2。
现有企业也要开始逐步推行,不管你是卖是送,还是分配给职工,三年内全部完成改造。
一些老字号一片哀嚎,对他们的表现,邹临天只能在心里吐槽,你们要是知道还有公私合营这种事情,恐怕现在就是欢天喜地的分配股份了。
外国报纸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中国又开始的这番经济改革。
泰晤士报一改往常的冷嘲热讽,开始狂拍中国马屁:“中国的社会主义显然比苏联的更彻底,毕竟国有企业是属于干部邹临天下一站就是大连建新公司,在他印象里,这是不多的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
车队在工厂大门口就遇到了等在门口的老吴一帮人。
着着门口这一大帮人,邹临天脸都黑了:“老吴,你这是给我难堪呢?我现在连北京都不敢回,你还搞这么多人来迎接我?”
旁边一个身材高大,满手黑油的汉子跳了出来:“多大点事,这种坑害工农阶级的坏份子,打了就打了,打架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邹临天拉住他的手:“怎么称呼?”
汉子拉着他的手摇了摇:“动力车间主任张大林。”
邹临天转向老吴:“动作挺快啊,动力车间都建起来了?”
老吴朝他竖了个大拇指:“不是我们快,而是你们工业发展局厉害。
真佩服你们工业发展局,目录上几百个工业门类,几十万种型号的工业设备及配件,能做到七到十五天之内送货上门,
我们根本没办法想象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能不快吗?
工业发展局在北京香河的仓库已经实行了行计算机管理,光是里面配货员就超过了一万人,整个仓库算是中国工业的大后勤基地,全国工厂所需要的一切从原料,机械设备,到配件都能找到。
毕竟中国现在根本谈不上什么全产业链,搞不好生产什么东西的时候中间就差了一块,有工业发展局的目录在手,直接打电话下单就行,小件走邮政货到付款,大件整车直接给你送上门。
全中国就没人敢欠工业发展局的钱,车到门口,你不先把钱付清,卸一个货试试?
押运员是真的扛着枪的,毕竟这年头土匪特务零零散散的还不少,有些穷乡僻壤全村人出来抢劫都不稀奇。
邹临天笑了笑:“怎么,这次照顾了我们多少钱的生意?”
老吴嘴角一抽:“建新公司账上剩下的一百多万新币全砸下去了,要是成不了,全厂三千多老少爷们,就只能指望邹顾问给咱们找条出路了。”
邹临天无奈的摇了摇头:“那就先去张主任的动力车间看看?”
老吴挥手把人群驱散,自己带着干部和邹临天进了动力车间。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