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1 / 1)
“这一百万光是动力车间就花了八十万不止吧?”
看着车间里面崭新的车床,镗床,模具,磨床,梳齿机,邹临天有点头疼:“全手动啊?没想过要整几台数控机床?”
旁边一群人脸都黑了,有个短小精悍的汉子还挺委屈:“我们去工业局考察的时候看过演示,玩不来啊,还是这些老家伙用起来安心。
这些都是崭新货,精度高还顺手,已经是以前我们不敢想象的好东西了。”
邹临天朝着车间里面的机械点了点:“一样买一台?还都是手动,一天能不能做出十台发动机?”
老吴还挺骄傲:“不至于不至于,以前的那些老机械用来开粗,这些新家伙就专门做精加工,现在每天的发动机产能已经超过二十台了。”
邹临天走到摆放缸体的工作台旁边,接过助手递过来的卡尺,拿起工作台上的图纸,一个个的量了过去。
“质量没问题啊,你还要死要活的让我过来看看?”
东大那边的国营企业的质量,把产品傻大黑粗的外形放一边的话,在改革开放之前都是很靠谱的,即使是沈飞,用来搞援助的飞机质量也是杠杠的。
这个时空,有邹临天在,当然不可能让他们搞出八颗螺丝八个尺寸,要靠钳工一个个修改再安装的事情。
按图制造是基本要求。
边上一群人都不说话了,邹临天马上就明白了:“成本压不下来?”
老吴无奈的挠着脑袋:“从你们工业局采购全部配件组装,一台cg125摩托车才600新币,我们现在除了油封,化油器,
轴承,仪表和垫圈从你们那里采购,轮胎从青岛采购,其他自产,成本居然超过1200新币,我们卖1000块一台还要亏两百,这是怎么回事?”
邹临天好笑的看着他:“而且你们的质量还没我们的好?”
一群人坐立不安,跟犯了错被老师抓到的小学生一样。
大家都是军工企业员工,政治必然是过硬的,现在把国家的一百多万资金投下去,却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心里难受是肯定的。
邹临天也有点麻爪了,在他的意识里,中国的生产效率是肯定不能和东大比的,成本高一点是正常,但中国人力成本低到几乎没有,在工业发展局提供了配套的情况下,成本绝不可能高出一倍这么多。
让老吴带着自己在其他车间都转了一圈后,邹临天好像明白了什么。
到会议室坐下来,看着一群人眼巴巴的看着自己,邹临天忍不住了:“你们自己没看出问题来?”
老吴一边给他倒茶,一边苦笑:“其他车间都在绣花对不对?”
邹临天眼角抽搐:“没钱买足够的机械,所以动力车间的人都是跑步前进,忙得像牛马,其他车间闲得要发霉,只能拿着工件反复打磨?”
邹临天跑的工厂多了,什么情况没遇见过。
于部们纷纷开始大吐苦水:“手里就这么多钱,咱们也没想到这么大一点摩托车发动机这么复杂啊,这么点小东西里面这么多齿轮,居然还五个挡,我们缴获的日本人的那么大一个边三轮摩托车,也就三个挡好不好。”
老吴压了压手,让大家都安静下来,不好意思的对邹临天说道:“所以我们的意思就是,工业发展局能不能先赊一些机械设备给我们,等我们生产出摩托车后,再慢慢还款?”
邹临天果断的摇了摇头;“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不准拖欠货款,不准贷款这是铁律,除非你们完成全员持股改造,然后再向工业发展局提出申请,我们考察过后再决定。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