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1 / 1)

到时候国家的投资分摊到每个人头上,不至于打了水漂。”

干部们脸色都很难看,动力车间主任张大林眉头都皱成山了:“可是现在搞全员持股也来不及,工厂如果维持不住的话,

损失的不也是国家的钱?

到时候这三千多工人也要国家来重新安排。”

如果是改开时期,张大林这话就是在威胁领导,但现在邹临天知道他是真的在为工厂,为国家担心。

毕竟时代不同,人的思想内核也不同。

邹临天把会议室的干部们看了一圈:“所以你们以为自己真走投无路了?”

干部们齐刷刷的点头,搞得邹临天一阵无语:“你们是不是想着只能卖整车赚钱?”

干部们面面相窥,邹临天痛心疾首:“军队系统现在有五十万辆摩托车,邮政,铁路,警察现在都过万,将来可能扩充到十万的规模。

你们以为他们的摩托车不会坏吗?”

老吴喜中带惊:“他们不都是找你们买的配件吗?”

邹临天无所谓的挥了挥手:“如果我不卖给他们呢?或者说直接从你们这里进货作为工业发展局的储备?”

干部们都惊呆了:还有这种好事?

邹临天手指敲了敲面前的笔记本:“一万个油箱,两万个轮毂,五万套链条齿盘,五万套后视镜,两万套前后减震,一万个坐垫,今天天黑之前给我报价。

你们那种铁皮冲出来就用工人挫毛边的成本就不要算在里面了。”

老总尴尬一笑:“这不是工人开工不足,怕大家闲着没事干么,有邹顾问的订单,肯定要优化生产流程,把成本降下来。

邹临天朝他看了一眼:“还有,谁告诉你这种摩托车只能卖一千新币的?

生产成本1200,你不会卖1500,或者2000先小赚一点吗?规模起来了成本下去了再降价。”

“啊!正师级一个月才1000块,农民工人一年才一两百的纯收入,1500谁买得起?”

邹临天捂住额头:“你也不看看你的产量,一年六干辆,这么先进的摩托车,中国完全消化得完,实在不行送去广州,让他们送去东南亚试试不就知道了。”

哎,不怪他们,以前都是生产炮弹,根本不用考虑销售问题,就没想过这么多。

以cg125的先进程度,加上这个时代工业品质量的拉膀,建新公司只要能生产出来,就不会存在亏本的问题。

主意是要出的,价也是要砍的,邹临天可没看着他们可怜就惯着他们,直接按整车成本900砍价,以后还要每半年降百分之五,完全就是逼着建新公司改进工艺,降低成本。

老吴眼泪都要出来了:“邹顾问,我知道你路子广,能弄到更便宜质量更好的配件,但这个价,我们就真的只能喝稀饭了啊。”

邹临天冷笑:“16万套配件,你们把生产工艺优化好,至少都有16万的利润,整车成本也压低到960新币了,你们占的便宜大了。

我回去卖配件的时候,要解释的问题就多了,你也要理解我。”

面对邹临天这种熟悉整个中国工业体系的强硬份子,老吴他们根本就不是对手,整个建新公司能有多少潜力,邹临天甚至比会议室这些干部还清楚,怎么可能给他们留下混日子的空间。

果然不出邹临天所料,摩托车配件涨价的通知一发出去,就有电话打进了书记处。

“邹临天他在干什么?怎么摩托车配件有的直接涨价五成,工业发展,不是应该产量越来越多,价钱越来越低吗?”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