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1 / 1)
想要彻底解决长江问题,还是要靠三峡工程,明年无论如何要找个地方让水电工程部队开始练练手,重力坝安全系数也高,练上几个工程,三峡就能动工了,说不定自己闭眼之前就能看到三峡竣工。
主席指了指田里的收割机:“这些收割机一年就工作十天半个月的,然后就放在仓库里,是不是太浪费了?
国家买这些东西花的钱可不少。”
张林池有点头疼:“北大荒一年就能种这么一季,没这东西也不行。”
邓子恢眨了眨眼:“主席,农机具闲置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北疆的彭总,黄泛区,包括这里的都有这种问题,目前开荒工作还很繁重,
拖拉机还没有这个问题,收割机这种收获季节才使用的机器闲置最严重。”
主席转向他:“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其实书记处不是不知道有收割机跨区作业这种事情,但现在中国的交通,通讯条件不能和东大比,想要把这种事情组织起来,非要有一个敢干肯干,能理解这个问题的内在逻辑的领头人。
这注定是一个要吃苦的事情,主席就想看看邓子恢是个什么想法。
“把全国的收割机全部划拨给农业部,由农业部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收割作业。
我国幅员辽阔,三月份广西云南就开始收割油菜,10月份东北还在收割大豆,11月份都还有地方在收割晚稻。
只要规划好,“这些收割机可以从三月份作业到11月份,可以把它们利用率拉到极致。
我算过了,全国16亿亩地,除掉一些偏僻地区或者梯田这些不能用收割机的地方。
差不多有十亿亩能用机械收割。
按每台收割机每年工作两百天,中小型收割机每天平均收割一百亩计算,全国有50000台收割机就可以。”
张林池在旁边倒吸了一口冷气:“好家伙,我们整个北大荒完全开发完成,都只准备配置五千台大型收割机,五万台大中小型收割机,你让中央去哪里找这么多…”
不怪张林池反对,真要被邓子恢得逞,他手里这几百台大型收割机全部保不住,以后收割就要看这个新部门的眼色。
主席想了想,问道:“这种谷神收割机收大豆一天能收多少亩?”
张林池回答道:“普遍在800-1000亩左右,目前的最高记录是1200亩。”
主席笑了笑,问邓子恢道:“南边每户家庭大概分了多少地?”
邓子恢掌握着一手资料,马上回答:“人口密集的地方每个人两三亩,没那么多人的地方每个人能分五六亩。”
话说完,邓子恢摇了摇头:“刚分完地又改合作社模式,而且机械化还要保证所有农民都要加入,农民恐怕很难理解啊。”
作为一直坚持自愿互利合作社模式和包产到户的领导干部,邓子恢突然意识到,他这种想法恐怕不太适合农业机械化。
本来他的理念在一穷二白的中国,是一种很好的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办法,历史上也是因为这个和坚持合作社的主席发生冲突。
怪不得主席这次到东北点名让他陪同…
主席笑了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农村的土地规划,想要更改为机械化作业,我们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现在先把规划做起来。”
不说别的,光是现在农村对土地的那种抠门劲,路都刨掉种上了作物,你收割机能不能开进去都是一个问题。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