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虫子(1 / 2)

('午后阳光暖着玉米地,林砚蹲在田埂边拨开茅草,土层还润着——种子应该还在吸水。

刚起身,裤脚被黄鼬轻轻拽了下,它叼着片半干薄荷,往石桌方向跑,跑两步就回头等,圆溜溜的眼睛亮着,示意林砚跟着它走。

林砚跟过去时,张梅正坐在石凳上翻晒薄荷,竹席上的叶子已经半透,泛着淡青,边缘卷成小小的弧度。她指尖刚碰到一片叶子,突然顿住。

“不对,这叶子背面有虫。”林砚凑过去,果然看见叶片背面爬着几只芝麻大的黑虫,正啃着叶肉,留下细小的咬痕。

“得赶紧挑出来,不然虫子繁殖快,整篮薄荷都得被啃坏。”

张梅找了片干净的梧桐叶铺在石桌上,指尖捏着虫子往叶上放,动作轻得怕捏碎虫子——怕虫汁沾在薄荷上,影响味道。

黄鼬见了,立刻凑过来,小鼻子凑到薄荷丛里嗅了嗅,很快找到一只藏在叶缝里的黑虫。

它没直接用嘴叼,而是用爪子轻轻扒拉叶子,把虫子赶到叶边,再用鼻子拱到梧桐叶上。

林砚看得稀奇:“你倒会找,比我们眼尖。”

黄鼬像是听懂了,尾巴晃得更欢,又低头找虫,没一会儿就把竹席上的虫子都赶到了梧桐叶上。

张梅把梧桐叶卷成筒,快步走到院角的火堆旁,把叶筒扔进去,火苗“噼啪”响了两声,虫子瞬间没了踪迹:“这下干净了,再晒两个时辰,就能收了。”

林砚刚帮着铺好两行薄荷,柴房方向突然传来咔嗒一声脆响,接着是陈溪的声音:“糟了,铲柄裂了!”

几人跑过去,见陈溪蹲在磨石旁,手里握着磨了一半的铁铲,铲柄靠近铲头的位置裂了道半寸长的缝,木刺翘了出来。

“刚才磨的时候太用力,没注意木柄有点干,一下子就裂了。”陈溪皱着眉,把铁铲递过来,“这铲头刚磨亮,要是用不了,明天种豇豆就麻烦了。”

苏野接过铁铲,指尖的蓝光扫过裂缝,淡白的光带裹着木柄:“裂纹没透到底,还有救。用浸过温水的藤条缠紧,再抹点树脂,树脂干了能粘住木刺,还能防水,撑到种完豇豆肯定没问题。”

张梅一听,立刻往柴房深处走:“我昨天整理柴堆时,在最里面找着半罐树脂,当时想着说不定有用,就没扔。”

她弯腰在柴堆里翻找,黄鼬也跟着钻进去,用爪子扒拉着木柴,没一会儿就叼着一个铁皮罐跑出来——正是装树脂的罐子,罐口还缠着圈旧布。

“还是你厉害,比我找得快。”张梅笑着接过罐子,擦了擦罐口的灰。

陈溪把铲柄放在温水里泡了泡,让木头吸点水分,防止再裂。

苏野帮着扶着铁铲,陈溪取过浸软的藤条,从裂缝下方开始缠,一圈紧过一圈,缠到裂缝上方时,特意多缠了两圈,确保牢固。张梅打开树脂罐,一股淡淡的松香味飘出来。

“这树脂还没干,正好用。”她用指尖蘸了点树脂,均匀涂在藤条上,树脂呈淡黄色,沾在藤条上很快就变得黏稠。

“等明天早上树脂干透,铲柄就结实了,到时候挖穴肯定没问题。”

黄鼬蹲在旁边,盯着涂了树脂的铲柄,时不时用鼻子闻闻,像是在确认树脂有没有用,惹得陈溪弹了弹它的额头:“别乱闻,这东西粘得很,沾到你毛上就麻烦了。”

等铲柄修好,苏野把装豇豆种子的布包打开,倒在竹筛里准备晒。她刚晃了晃竹筛,突然“呀”了一声,指着几颗种子。

“你们看,这几颗有虫洞!”林砚凑过去,果然有三四颗种子的表皮破了个小孔,用指尖捏开一颗,里面能看见细小的虫蛀痕迹,还有点黑色的虫粪。

“得挑出来,不然种下去不仅不发芽,虫子还可能爬到别的种子上,把好种子也蛀了。”

张梅找了个小陶碗,把有虫洞的种子一颗颗挑进去,“这些也别扔,磨成粉掺在荞麦面里做饼,虽然没那么好吃,但总比浪费强——上次在北边废墟,我们连发霉的土豆都吃过,这点虫蛀的种子算什么。”

苏野又用蓝光把剩下的种子扫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的虫蛀种子,才放心地把竹筛放在石桌上。

“这些种子晒到傍晚,潮气散了就能种。对了,上次我们找玉米种的时候,你还记得吗?”

苏野突然开口,“当时在那个塌了一半的粮仓里,里面全是霉味,你和陈溪趴在地上找了半个时辰,才找到那盒没受潮的玉米种,陈溪还被掉下来的木梁蹭到了胳膊,现在还有疤呢。”

陈溪摸了摸胳膊,不在意地笑:“那点小伤算什么,当时找到玉米种的时候,你比谁都高兴,还说以后能种玉米,不用总吃土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