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春节(三)(2 / 2)
陈秋铭有些惊讶:“都回来了?这么巧?”他心里也泛起一阵激动。这些名字,每一个都承载着他一段珍贵的童年记忆。
“那可不!快走吧!”楚大国搂着他的肩膀就往外拽。
陈秋铭跟奶奶打了声招呼,便跟着楚大国出了门。夕阳的余晖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村庄里弥漫着炊烟和晚饭的香气。
楚大国家离得不远,也是普通的农家院落,但屋里显然为了聚会特意收拾过,中间摆着一张炕桌,上面已经放好了瓜子、花生、糖果和几个凉菜。三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面孔正围坐在炕上,见他们进来,立刻爆发出一阵欢呼。
“哎呦!陈老师回来了!”
“陈秋铭!你可算来了!”
“快快快,上炕上炕!就等你了!”
陈婕比以前丰腴了些,烫了卷发,显得成熟干练;彭乐还是那么爱笑,眼睛弯弯的;姜旭则瘦高了不少,眉宇间多了些社会打磨的痕迹。虽然岁月在每个人脸上都留下了印记,但那份源自童年的亲切感却瞬间消除了彼此的陌生。
陈秋铭脱鞋上了炕,盘腿坐下,笑道:“姜旭,你小子,我回来还得跟你汇报啊?”
姜旭给他倒上茶水:“那必须的啊!陈老师现在是大人物了,回来不得召见一下我们这些平民百姓?”
“去你的!”陈秋铭笑骂了一句,“我是真不知道你们都回来了。”
楚大国拿起一瓶啤酒,用牙利落地咬开瓶盖,给每人倒上:“来来来,先走一个!庆祝咱们三队f5……不对,是五虎上将,时隔多年,再次胜利会师!”
“哈哈哈!干杯!”五只酒杯(或茶缸)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欢笑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几杯酒下肚,气氛更加热络起来。大家自然而然地聊起了各自的近况。
陈婕摆摆手,语气爽利:“我啊,早就嫁人了,嫁到青岛去了。在那跟老公开了个小店,做点小生意,糊口呗。”她语气里透着满足和踏实。
彭乐接着话头,笑道:“我也结婚啦,在鹤山开了家小饭店,累是累了点,但日子还算过得去。”
姜旭灌了口啤酒:“我跟你们比不了,我就瞎混,南边北边到处跑,打工呗,哪儿钱多去哪儿。”
楚大国搂着陈秋铭的肩膀:“我在春城那边,一家汽车4s店卖车。秋铭,你啥时候换好车,找我啊,给你成本价!”
最后大家都看向陈秋铭。楚大国代表大家说:“还是咱陈老师厉害!正经八百的大学老师!给咱们三队长脸了!是咱们的佼佼者!”
陈秋铭连连摆手:“可别这么说,就是份工作而已。大家都不容易,都在努力生活,都一样。”
话题很快转向了更有趣的童年回忆。陈秋铭看着楚大国,笑道:“大果子,还记得咱俩小时候不?天天腻在一块,玩扑克、玩象棋、玩军棋,不管玩啥,那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有时候为了一步棋谁输谁赢,能争得面红耳赤,差点打起来!”
“咋不记得!”楚大国眼睛放光,“你这家伙,从小就一肚子心眼!记得有一次不?咱俩在屯子路边看见几个空矿泉水瓶子,那时候瓶子还能卖钱呢。咱俩都想要,我说我先看到的归我,你说你先拿到的归你,争了半天没结果。”
他顿了顿,指着陈秋铭对大家说:“你们猜这小子后来咋说?他一脸正经地说:‘捡到东西要交公!’我一想,对啊,老师是这么教的!然后咱俩就真把那几个瓶子捡起来,屁颠屁颠拿回家交给他姑姑了。我还觉得自己特高尚!”
楚大国一拍大腿:“结果过了好几年我才琢磨过味儿来!交给他姑姑,那不就等于变相交给他了吗?他姑姑转头把瓶子卖了钱,肯定给他买糖吃了!好家伙,我被他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陈秋铭忍不住哈哈大笑,承认道:“没错!我想起来了!我姑姑后来真给了我一毛钱还是两毛钱,我买了根冰棍儿,还分了你一口呢!”
“哈哈哈!”满屋子的人笑得前仰后合,陈婕笑得直捶炕席。
陈婕笑够了,擦着眼角笑出的眼泪,看着陈秋铭:“秋铭,你还记得我不?不会当了大学教授,就把小时候的玩伴忘了吧?”
陈秋铭赶紧说:“哪能啊!陈婕,你这话说的,你和小时候一样漂亮,我一眼就认出来了。”
旁边的彭乐立刻起哄,假装吃醋:“哟哟哟,就她漂亮?那我呢?陈秋铭你说,我和陈婕小时候谁更漂亮?”
陈秋铭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连忙打圆场:“都漂亮!都漂亮!你们俩那时候是咱们三队的金花!”
陈婕得意地瞥了彭乐一眼,对陈秋铭说:“算你还有点良心。不过乐乐你可别捣乱,我跟秋铭那交情可不一般,我们可是从小光着屁股一起玩到大的!”
楚大国正在喝酒,一听这话差点呛到,瞪大眼睛:“啥?光着屁股?陈婕,你俩……这……这不太合适吧?”
陈秋铭的脸“唰”一下就红了,连忙摆手:“没有的事!陈婕你可别瞎说!我什么时候……”
“怎么没有!”陈婕言之凿凿,眼睛瞪得圆圆的,“六岁!就六岁那年夏天!在你家后面那个铁路桥洞里玩过家家,你非要当医生给我检查身体,把我裤子给脱了!你敢不承认?”
陈秋铭顿时语塞,记忆的角落里似乎还真有那么一点模糊又尴尬的影子,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那不是你让的嘛。”
“这下承认了吧,还说你不记得?”陈婕继续说着。
陈秋铭连连求饶:“好好好……我承认,我承认有那么一点点印象……打住!求你别说了……”
众人又是一阵爆笑。
没想到彭乐看热闹不嫌事大,也加入了“爆料”行列:“这算什么!陈婕你那都是小儿科。陈秋铭,七岁那年,在我叔叔家仓房里,趁着大人们都不在,你是不是偷偷亲过我?你敢说没有?”
陈秋铭彻底崩溃了,双手捂着脸,倒在炕上,发出无力的呻吟:“我的天……完了……我的一世英名……姜旭!快!给我拿个枕头让我闷死算了……”
姜旭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羡慕地说:“唉,小时候就知道秋铭哥你人缘好,特别招女生喜欢,没想到这么好!真是羡慕死我了。我记得那时候你们几个玩得好好的,每次我一凑过去,就没人搭理我了,嫌我太小太淘气。”
陈婕毫不客气地戳穿他:“你那是淘气吗?你那是手欠!看见我们堆的沙堡你要一脚踢塌,看见我们跳皮筋你要把皮筋抢走,谁愿意带你玩?人家秋铭小时候多老实懂事,长得又白净,我们当然都爱逗他玩!”
小小的农屋里,充满了久别重逢的欢声笑语。那些尘封的、带着泥土气息和稚嫩情感的童年往事,在这一刻被彻底激活,仿佛从未随着时光流逝。五个早已步入社会、为生活奔波的中年人,仿佛又变回了那些在田间地头、桥洞巷尾追逐打闹的无忧无虑的孩子。
窗外,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村庄里星星点点的灯火依次亮起,映照着屋内一张张笑得通红、洋溢着纯粹快乐的脸庞。这顿不需要山珍海味的晚饭,因为有了最珍贵的佐料——回忆与真情,而显得格外温暖丰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