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评审答辩(1 / 2)

('虽然最终结果尚未可知,但柳青觉得,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流光柳丝”、对《柳编百样图》的一次彻底梳理和升华。她比任何时候都更理解手中这门技艺的价值所在。

天不遂人愿,厚厚的申报材料被退回,附着一份专家评审的初步意见函。

专家意见委婉直切要害:“内容详实,但体系庞杂,核心价值与突出普遍性论证不足,建议聚焦特色,深化阐释……”

整体意思是申报材料庞大失焦,如同百科全书,重点不明,价值提炼不足,面临无法进入下一轮评审的风险。

柳青看着那几行字,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她和张磊熬了无数个夜整理出的心血,被评价为庞杂和不足。

“怎么办?好像只能一个一个的上报?”张磊挠着头,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一脸挫败。

柳青把自己关在屋里,对着奶奶的《柳编百样图》和一大堆资料发呆。

她试图面面俱到,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纹样,结果反而使得申报材料失去了焦点,像一盘散沙。

爷爷知道后沉默了一会儿,缓缓道:“一筐好柳条,也得分出粗细长短,才能编出好物件。申遗也一样,得先挑出顶梁的主经。”

“我错了,我们分开报。流光柳丝是必须的,再加上六角叠丝和龟背纹。”

策略定了,接下来是如何深度挖掘其价值。

能写的都写上了,柳青一筹莫展,只能发挥为数不多的人脉寻求帮助。最后是收藏家王夫人提供了一个资源,她说:

“我认识一位退休的老专家,是非遗评审委员会的顾问。我帮你问问,看他愿不愿意指点一下。”

结果一联系,对方说在外地开会不方便指导,但是给介绍了一位梁老先生,也是这方面的专家。

柳青感激不已。

梁老先生年近八十,精神矍铄。

他看了被退回的材料和修改意见,又仔细观看了工坊拍摄的视频。

“小姑娘,心思是好的,但没抓到点子上。”

梁老一针见血,

“手感说不清,可以说材料学啊。柳条纤维的韧性、药方浸泡后的成分变化、光线在不同编织角度下的折射原理,这些都是可以科学测量的嘛!”

“历史证据,县志、府志、甚至海关旧档里都可能找到线索。明清时期,清河柳编有没有可能通过运河外销?这就是间接证据。”

“视频拍摄,要像教学片,关键部位要给特写,甚至可以用动画演示力学结构…”

梁老的无偿指点,如同拨云见日。柳青立刻调整方向,把周明也叫上一起帮忙去跑去大学实验室,求助化学系老师分析药方浸泡前后柳条的成分变化;

张磊专攻史料,泡在图书馆和地方志办公室,大海捞针般搜寻历史线索;

柳青则重新设计视频拍摄脚本…

张磊在图书馆里泡了三天,逐页翻阅那些脆弱的民国县志合订本,眼睛酸涩不堪。指尖在翻过一页时,触到了一片不同质感的纸张。

他小心地抽出来,那是一张夹在书页中、边缘已严重破损的泛黄货单。

字是竖排的毛笔字,墨迹依稀可辨:

“今收到清河柳编社运来流光彩丝贡篮贰拾具件件完好此据民国八年腊月初三津门荣兴商行具”

张磊的心脏猛地一跳,几乎要叫出声来!他强压激动,小心地用手机拍下这张珍贵的货单,立刻打电话给柳青。

“荣兴商行!”

柳青接到电话,也是惊喜交加,

“我好像听爷爷模糊提过,太爷爷当年是和一家津门的商行有往来!快,查这个商行!”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几乎跑断了腿。

县档案馆、工商联旧档、甚至拜访本地几位收藏老物件的爱好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名专收老商标纸品的藏家那里,他们竟然见到了一本保存相对完好的《荣兴商行货品图录》!

翻开厚重的图录,在“精工细作”一栏,赫然印着几款柳编器的照片和解说。

其中一页,正是一只精巧绝伦、纹路奇特的提篮,图片下方标注着:

“流光彩丝篮:取材清河特产金丝柳,秘法劈丝,匠心独运,编织成器,光影流动,堪称绝技。宜陈设,宜雅赠。”

实物照片,官方图录!这证据比任何口述都来得有力!

柳青的手抚过那模糊却清晰的图片,眼眶发热,仿佛透过时光,触摸到了祖辈的荣光。

终于曙光初现,功夫不负有心人。

周明拿到了带着数据图表的检测报告;

柳青重新拍摄的技艺视频,清晰如教学片。

材料再次整理后,梁老看过,微微点头:“这次,有点样子了。”

就在他们为这一发现欢欣鼓舞时,又有一个惊喜送上门来。

一位省城师范大学退休的历史系老教授,通过报社找到了柳青的联系方式。

“柳青同志吗?我姓韩。看了关于你们清河柳编的报道,很感动。我祖父民国时曾在津门海关任职文书,家中留存了一些他抄录的海关验货记录的副本。我记得里面似乎有柳编、彩丝之类的字眼,不知对你们是否有用?”

柳青激动得差点拿不稳电话,第二天就带着张磊和周明登门拜访。

韩教授家的书房里弥漫着书香。他取出一个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布包,里面是几本线装的、用工整小楷誊写的册子。

在民国八年的记录中,他们果然找到了!

“验:清河发至荣兴商行柳编器一批。其中流光彩丝篮二十具,工艺特殊,纹路流光溢彩,与常见柳编迥异,确属精品。准予放行。”

而最让柳青激动的是后面的备注栏,有一行稍小的字:

“此物工艺精巧,仿京造样式,疑为庚子年后流失宫样复现,颇有价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