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1 / 2)
('慕容玮稳稳的骑在马上,树林中一个随从随即跟上,这是他真正的心腹,之前一直在暗中策应。
慕容玮从怀中拿出一个木盒,凑到耳边仔细倾听。
木盒中有轻微的齿轮机关声,节奏规律而悦耳。
“这是所谓的定时开启机关,在没有到达指定时间前强行开启,木盒立刻就会损毁。那些唐国人真是精通各种奇巧之技。”
慕容玮对这种机关之术赞不绝口。
“原来这木盒没有毁掉呀?”
他的心腹遭到了他一记白眼:“你主子我鼻子那么灵,早就嗅到危险。我都能躲藏起来用替身假死,区区一个盒子难道还会保不住?”
慕容玮笑眯眯的端详着手中的盒子,随即他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动作:他掏出火折子,点燃了木盒。
“主子,您这是……?”
随从有点吃惊,但并没有嚷嚷出来,他家主子是个真正的混不吝,最近又跟着萨满学巫术,疯起来干出什么事都不会奇怪。
“如你所见,这盒子已经在火场中被彻底烧毁了。”
慕容玮用一块帕子把损坏的木盒包了起来,准备拿回去当证物。
他早就想好了,盒子里有没有奸细的名单,对他都没甚好处。
若是有,郁久太后除掉了对她有贰心的人,威望只会加深重;若是没有,她立刻就会把罪责怪到他这个眼中钉身上,到时候连萨满都保不住他。
从一开始,太后派他来大周朝出使就没安好心:谈判条款若是没有谈下,那就是他谈判无能、丧权辱国;暗中接洽唐国的人,若是没有拿到木盒,那也是他失职;若是顺利拿到了被大周朝发现,那他也会被灭口……所以说这一趟其实是九死一生的旅程。
然而,他慕容玮再一次逃出生天了……感谢从天而降的这场杀戮和大火。
慕容玮微微眯眼,又小心整理了囊袋里面的折断箭羽:这拿回去也是关键的证物。
他当然知道;自己遭遇的黑衣人袭杀和大火,不一定是大周朝所为,但只有大周朝有动机、有能力这么做,是最大的嫌疑人,且这箭头是军中所制,铁证如山。
大周和北燕的盟约,还没有谈妥就注定要破裂了。
但这对他来说也是好事:太后为了国家颜面,只能跟大周继续对抗,她擅长的是国政而并非军事,就不得不启用慕容家的男子,而他身为先帝景宗之子,等这一天已经太久了。
中原汉地的树上有一种虫叫做蝉,他们在地下蛰伏五年甚至十年,经过漫长的黑暗才会长出翅膀,才能高飞到枝头,发出嘹亮的鸣叫声。
他慕容玮还年轻,他等得起……无论要蛰伏多久,他也能忍耐。
慕容玮收起心中思虑,换回了平日那没心没肺的笑容,哼着歌继续朝前疾驰而去。
****
李琰接到了两个消息,一好一坏。
坏消息是:慕容玮竟然没有死,而是顺利带着木盒回北燕去了。瞻霄楼那具尸体不过是他的替身而已。
李琰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气得捏碎了手中的杯盏。
她竭力恢复冷静,想着下一步应该怎么应对:木盒里面根本没有奸细的名单,若是拿回北燕打开以后,她要怎么对北燕交代?
也许可以推给大周朝,毕竟现场袭杀用的都是他们的军械,那木盒被调包也是顺理成章的……
还没等她把这一设想付诸实施,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慕容玮拿回北燕的木盒已经损毁,北燕上下群情激愤,都认为是大周朝杀人灭口还毁灭证据。
李琰十分诧异:既然慕容玮平安无事,那臧少陵销毁的木盒肯定也是假的,真的木盒是在慕容玮那里。
那他为什么回国以后就宣称木盒被烧毁?还引得郁久太后大怒,命人将他拖出王廷打了几十鞭子。
慕容玮……他到底在打着什么算盘?
虽然不知道确切情形,但李琰确定是他在搞鬼。
北燕那边,郁久太后震怒之下,调派大军直压大周边境,七大部族的骁骑又开始滋扰汉民,大周边军向洛京发出告急文书。
大周这边也是出离愤怒:南伐蜀国的两路大军已经在路上,为避免两线作战,大周对北燕的退让可算是仁至义尽。没想到北燕现在扯出来一个什么奸细名单,硬说是大周杀人灭口,完全不听任何解释,气势汹汹的就要重启战端。
“这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两大王朝都玩弄于股掌之上,唐国的李琰确实厉害……我真是小瞧她了。”
皇帝和魏王在御书房商议这事,魏王已经气无可气,反而恢复了冷静。
“你也长进了,终于愿意承认对手的强大。”
皇帝的话让魏王更郁闷了,但他不便反驳,想了想问道:“北燕口口声声说我们杀人灭口——他们那八人内阁中,真的有我大周的奸细吗?”
皇帝看着他,似笑非笑道:“你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