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2 / 2)
“连我武德司都不知道有这个人,也从来没有接收到任何情报。但北燕如此言之凿凿,若不是皇兄你故弄玄虚,就是这个人地位举足轻重,轻易不会动用。”
魏王目光闪动,似乎想从兄长脸上看出什么端倪,最后还是徒劳无获。
他泄气道:“接下来要如何收拾这烂摊子呢?”
“北燕扰边之事,可一可二不可三。”
皇帝的脸色变得冷峻,显然他也被这反复无常之事弄得火大,下决心要毕其功于一役了。
他唤来门外等候的翰林学士。
“拟旨,朕决议北伐,特授节度如次:以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师出潞州,直逼晋阳;以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党进副之,领精卒三万为攻城都监,分围西南;以棣州防御使何继筠领石岭关部署,塞雁门险道,遏南援之骑……”
皇帝一口气说了六路的布置,显然他心中早有成算。
当值的翰林学士认真听完,开始秉笔疾书。魏王的脸色却不太好,他觉得局面是在自己手中搞砸的,应该由他来负责。
“皇兄何必御驾亲征,这次由我去——”
“扫平北燕,夺回幽云之地,一直是朕之夙愿。”
皇帝一句话就让他没法反驳了。
“这次既然是大战,准备的时间反而要长一些,大约需要百日左右。”
魏王终于找回了思绪,“需要准备的人事和器物都是千头万绪,臣弟这就去跟东府相公和枢密院使相好好商量,务必在这一两日间就拿出一个章程来。”
他匆匆告退,皇帝看向弟弟的身影,却很有些欣慰。
这一阵事端频发,让平日骄狂自负的魏王也数次受挫,倒是让他不能容人的性子改了很多:平日里,他身为监国的亲王,很多事都是独断专行、令出一门。
某种程度上,他甚至架空了政事堂的几位宰相,连枢密使都笼罩在他阴影下。那几人老奸巨猾,嘴上不敢嫌他越俎代庖,心里肯定是有嫌隙的。
这一次,他居然愿意放下身段跟大家商议,显然也是体谅兄长又要远征在外的辛苦和无奈,想把后方的局面维护好,是真正的相忍为国、顾全大体了。
****
魏王紧锣密鼓地布置,为皇帝北征做好了准备,忙了两个昼夜才略有眉目。
这一日早朝后,他回到王府,有些疲惫,却并不想睡。沉思之间,他打开了那张画轴。
是那张女刺客的通缉画像,虽然有六七分相似,却被他评价为没有神韵。
他看着画中人精致的眉眼,蓦然想起在马车里那一幕——
趁着对方虚弱倒地,他扑上去将人钳制,已然攫取过对方唇齿间的滋味。
魏王回忆起那一刻,只觉得对方的唇软得不可思议……身体却是微凉颤抖的。
他的心迷失在她眼角微微泛红的水波里:
明明是忍着痛的倔强凶狠,却让他心底燃起最隐秘的恶劣念头,只想占为己有以后,抱在怀里好好亵玩。
从上俯视时,能看到她被香汗浸透、缎瀑似的乌发,从雪肩玉颈间无力的滑落,散乱于胸前玲珑的丘壑之间——
这等美景让人欲罢不能。他手臂更加用力,将对方整个人都嵌进自己的怀里,脖颈交缠之间,他加深了这个吻……
魏王结束了这段回忆,看眼前这只有六七分相似的画卷,就觉得这只是在望梅止渴而已。
理智告诉他:当时其实凶险无比,若不是刺客突然发病倒地,只怕他已经丧命当场。
然而,炙热的欲念却让他反复回味那xiaohun一刻,意犹未尽,遗憾无穷。
可惜,最后还是被她逃脱……甚至在同一天晚上,又开始肆无忌惮的杀人放火。
李琰是从哪弄来这么一个宝贝的?
刘子昭又开始腹诽自己的老冤家对头:那永宁公主如此狡诈狠毒,脾气乖戾,这等美人在她麾下效力,简直是明珠暗投。
所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刘子昭想起自己手下弥超贾琰之流就气不打一处来:
以前觉得他们有的能言善辩,有的精通律令司法,也算是精明能干。如今跟李琰的手下一比,简直是贻笑大方、不堪入目。
他郁闷了好一阵,正要用午膳,忽然弥超喜形于色的跑进来禀报:“殿下,唐国那刺客有线索了!”
魏王精神一振,连饭都顾不得吃了。
“有人偷偷摸摸去京兆尹那边报案:说他早年卖掉的女儿,如今是唐国的暗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