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北影厂子弟(2 / 2)
生存环境的限制,加之后来的政策限制,导致绝大多数北影厂职工不敢多生,因此,北影厂职工家庭多是三口之家。
十九岁的王盛,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其父亲在七十年代末被分配到北影厂后勤保障部门的运输车间工作,担任驾驶员,工作一年后,分到了一间筒子楼的一室户型。
八十年代,随着单元楼建成,住在筒子楼两室户型的人搬走,他们一家才靠着王父工龄长的优势和王母是化妆车间技术骨干的优势,抢到了一间筒子楼的两室户型,面积三十多平米。
去年,眼瞅王盛学习一塌糊涂,高考无望,恰逢厂里动员、补助职工子女去北电开设的春季培训班学习,虽说没有确切的包分配通知,但包分配的小道消息满天飞,王母一琢磨,就给王盛报了北电摄影系开设的春季培训班,学制一年,上个月中旬刚刚结业。
结果谁能想到,根本不包分配。
王母去找人事科、宣传科讨要说法,这些科室的负责人,就拿1月份人事部颁布的《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为理由,拒绝包分配,更不承认有包分配这件事情,鬼知道去年那些风言风语是谁传的,王母被气的差点乳腺增生。
王盛带着同期结业的一众北影厂子弟,去找厂人事科讨要说法,结果一帮子弟血气上涌,和出言有些难听的厂保卫科打了起来,他本人也挨了三棍,在后续辗转腾挪,躲避防御的时候,不幸踩空摔倒,脑袋磕在了台阶上,闹了个头破血流,当场昏迷的下场。
等再次醒来,王盛已经被穿越者——野路子出身的网剧导演王盛‘夺舍’了……
……
砰砰砰!
“王盛、王盛!”
“来了、来了……”
在家养伤的王盛,放下手里的杂志,从床上起身,朝门口走了去。
就几步路的功夫,王盛住在兼具客厅、餐厅功能,与公共走廊链接的外屋。
打开门。
外面的公共走廊,站着一个黑壮黑壮,怒气冲冲的青年。
他叫陈良,是王盛的发小,也是北影厂职工的子女,去年北电各系开设春季培训班招生时,和王盛一块进了摄影系开设的培训班。
……
“他妈的,厂里真不是东西。”
陈良骂骂咧咧的和王盛走进了房间。
王家外屋,摆放着一张单人床,一张茶几,一张沙发,一个橱柜,一个衣柜,墙上挂着王盛几年前夺得的体育标兵奖状,还有全家福、日历,王父王母从剧组带回来的电影海报。
“出啥事了。”
两人坐到床边的沙发上,王盛身体前倾,拎起桌上的茶壶,拿起一个倒扣在茶盘上的杯子,给陈良倒了一杯水,问道。
陈良:“厂里刚刚开完会,那个姓韩的在会上说,要咱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谋生路,我……”
听着陈良长达一分钟‘rap’。
王盛倒是很能理解陈良的愤怒,这个年代最不缺的就是‘愤怒’。
陈良端起茶杯,喝了口,看向王盛脑袋上套着的白色医用弹力网套,问道:“诶,你脑袋好些了吧?”
“明天去厂医务室拆线……”
王盛继续问道:“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谋生路是怎么个章程?有扶持和补助吗?”
陈良实话实说:“不知道,厂里没说,咋?你还真想自谋生路啊?”
“试试呗……”
王盛继续道:“要不然怎么办,死等厂里帮忙解决工作啊?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下岗工人,马上毕业季来了,正儿八经学摄影的大专生、本科生也要出来和我们抢就业机会,学历和专业度方面,咱们可比不上这些学了好几年的人。”
陈良稍作思忖,点点头:“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咱们干啥去啊?”
王盛身体后仰,靠着沙发:“之前咱们去婚庆公司帮忙给人拍照,你还记得吧?”
“记得记得,北电老师帮忙介绍的活,婚庆公司那帮孙子只给咱们结了半天的工资。”陈良很记仇。
王盛微微颔首道:“咱们要干的事,就是抢这帮孙子的饭碗。”
陈良眼睛一亮,有些躁动:“好啊好啊,你说怎么搞,我听你的。”
王盛抬手搭在陈良的肩膀上,示意他不要激动:“这事得先找厂里谈一谈。”
“找厂里谈?”陈良眉毛一横,凶相露出一二:“这次咱们得带上趁手的家伙,不能再被厂保卫科那帮狗腿子给暗算了,他妈的,都是北影厂的职工,还是邻居,平日里都叫他们叔叔哥哥的,下手竟然这么狠,哼,别让我抓住机会……”
“这事先放放。”王盛再次按了下陈良的肩膀:“我自己去找厂领导谈。”
陈良有些不放心:“我跟你一块去吧。”
王盛语气加重,带着一丝不容易质疑道:“等我消息。”
“行吧。”陈良迎着王盛坚定的目光道:“那我先回去了?”
“嗯。”
王盛没让陈良跟着去,自然有他的考量。
带团队要敢为人先,特别是在这个草莽年代,想当老大,必须一骑当千,办成常人所不能及的事情!
至于保卫科或者说幕后指挥动手的某些人,等他成功,自有人会主动帮忙解决。
而在这个年代,有钱就等于成功,成功就等于有钱,一切‘向钱看,向厚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