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全体目光向我看齐(1 / 2)

('回到盛影传媒办公室。

陈玉正在接听电话。

陈良他们忙着培训,都不在办公室。

王盛坐到自己的办公位上,铺开稿纸,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一步步将脑海中构思的“分红权”方案逐条细化。

他结合着前世模糊了解的各类股权激励和集资模式,努力将其适配到1996年的北影厂,这个特殊环境。

方案核心:将所有低、中、中高端婚庆录像业务,从公司剥离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工作室/项目——“影像记忆”。

分红来源:该项目每年产生的税后利润,提取30%作为专项分红资金池。

认购单位(份):总计1000份,每份分红权的认购金额为2000元。每认购2000元,即可获得1份分红权。

分红计算:年度分红时,每份分红权可获得的分红金额=(该项目年度分红资金池总额/总发行份数)。例如,若项目年利润100万,分红池为30万,总发行份数为1000份,则每份分红权可获得300元分红。收益率完全与项目利润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本金安全取决于项目成败)。

权利限制:分红权仅享有收益权,无表决权、无所有权,不能干涉公司及项目日常运营。

认购范围:仅限于北影厂内部正式职工(含离退休职工)以家庭为单位认购。每家限购一定份数(如5-10份)。避免过度集中和触及红线的风险。

持有与转让:认购后需持有满三年。三年后,如有需要,可在北影厂内部职工之间进行转让,转让价格由双方自行协商,但公司拥有优先回购权。

此举既保证了初期资金的稳定,又为职工提供了未来的退出通道,未来公司效益极好时,也可逐步回购分红权,减轻长期分红压力。

管理方式:由认购职工选举产生一个“职工分红权管理委员会”(5-7人),负责监督分红资金的计算、发放,代表持股职工与公司沟通,但不参与经营决策。

资金用途:募集资金专项用于购买“影像记忆”所需的摄影、灯光、录音等设备及运营流动资金,独立核算,专款专用。

风险告知:明确告知本项目存在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投资收益不确定,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甚至亏损本金。认购基于自愿和对项目团队的信任。

……

王盛反复推敲,觉得这个方案既保住了“盛影传媒”母体的股权完整性,又通过一个有明确资产和合同背书的“项目”来融资,降低了职工的疑虑。

2000元一份的门槛,对于北影厂大多数双职工家庭而言,并非不可企及。

将收益与项目利润直接挂钩,更能激发职工的参与感和支持度。

他迅速写好方案要点,看了看表,距离中午还有点时间。

他拿起方案,再次前往行政楼。

……

厂长办公室内。

韩三坪仔细地看着王盛呈上的方案,手指偶尔在纸面上轻点。

“只动利润分红权,不动股权……项目独立核算……内部职工限购……”韩三坪沉吟着:“你这脑子,确实活络。说说,为什么坚持不动母公司的股权?”

王盛坐直身体,认真解释道:“厂长,母公司‘盛影传媒’的股权,代表着我们这帮子弟创业的根本和未来的可能性。现在估值低,轻易稀释,是对未来不负责任。而且,股权结构复杂了,将来引入战略投资、或者有更大发展时,会很麻烦。”

他指了指方案:“而这个‘项目分红权’,目标清晰——就是针对这笔业务所需的设备资金。它独立运营核算,风险收益界定清楚,不会牵扯母公司其他潜在的高端业务和未来规划。

对于职工来说,投资的是看得到、摸得着的具体项目合同,回报直接和这个项目的效益挂钩,明白易懂。

对于厂里来说,职工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和支持改革,共享发展成果,也能缓解一下家属区的就业和经济压力,是好事。

等未来项目利润稳定甚至增长,公司现金流充裕了,还可以逐步回购这些分红权。”

韩三坪听完,缓缓点了点头。

王盛的逻辑很清晰,既保护了核心资产,又解决了眼下的难题,还兼顾了职工利益和厂里稳定,考虑得相当周全。

“风险提示写得清楚吗?”韩三坪最后问了一句。

这一点非常重要,是界定红线外和红线内的依据。

“非常清楚,自愿认购,风险自担。”王盛肯定地回答。

“嗯。”韩三坪将方案递还给王盛:“这事,厂里原则上不反对,但也不会明着发文支持。算是你们盛影传媒和职工之间的自发市场行为。你下去操作吧,把握好分寸,把事情办稳妥,别留下后遗症。尤其是,一定要自愿,要把风险说透。”

“明白!谢谢厂长!对了,厂长,还有两件事需要厂里帮……”

韩三坪抬手打断道:“只要别提钱,能帮的一定帮。”

王盛笑笑,接着道:“厂长,不是钱的事,我是想问,厂里的采购渠道能否共享一下,厂里能否再支援一间供我们存放设备的仓库。”

韩三坪稍作思忖:“我让采购部门帮你牵线搭桥,但不能以厂里的名义采购……”

“是。”

“你们那个办公室的隔壁还空着,就支援给你们当器材室用吧,你们自己想办法改造。”

北影厂近两年裁撤了一些部门,空出了部分办公室。

“好,谢谢厂长,那我先去忙了?”

“去吧、去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