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小试牛刀(2 / 2)

“大人,”她的声音沙哑却稳,“给我三日,若治不好,莫说打我三鞭,三十鞭也悉听尊便。”

火光在她眼底跳动,像将熄未熄的炭火,映得那抹笃定愈发灼人。

管营盯着她,许久,眉心的沟壑慢慢舒展开。

恰在此时,阿苦提着食盒与衣裳小跑而回,气喘吁吁地在门外刹住脚,双手半举着衣服和食物:“大人,您看……”

管营只淡淡一扫,抬手示意她自己看着办。

阿苦得令,钻进监舍,将东西放在草絮上,蹲身问周婉儿:“是先更衣还是先用饭?”

“更衣。”周婉儿毫不犹豫。

湿漉漉的囚衣贴在身上,像一层冰冷的枷锁,每动一下都在伤口上撒盐。

她抬手去解衣带,指尖却因寒冷而微微发颤。阿苦忙伸手帮忙,袖口滑落,一截苍白的手腕暴露在火光里。

周婉儿的指尖无意间搭上阿苦的脉门——冰凉、急促,如乱鼓急捶。

她眉心微蹙,抬眼打量阿苦的面色:唇色淡白,眼下隐隐青黑。

“你有月事不调和腹痛的毛病。”她声音不高,却笃定。

阿苦瞪大眼,半张的嘴许久才找回声音:“你、你如何……猜到?”

周婉儿轻轻一笑,牵动背脊鞭伤,疼得吸气,却仍带三分揶揄:“不是猜,是望闻问切里的‘望’与‘切’。”

她背过身去,慢慢褪下脏衣,露出瘦削却线条柔和的后背。

三道紫红鞭痕横贯肩胛,肿得发亮,却仍掩不住她肌肤原本的细腻,好似上好瓷胎上裂了几道狰狞的缝。

阿苦看得倒吸一口凉气,忙将干衣抖开,小心披在她肩头。

“你可知如何疗治?”

衣料虽粗,却干燥温暖,像久旱逢甘霖。

周婉儿拢紧衣襟,回身冲阿苦眨眨眼。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你且莫急,待我填饱饥肠,再与你写个方子。”

阿苦小鸡啄米似的点头,眼角余光瞟向铁栅外——看向管营。

她正贴近铁栅,火光在她脸上跳动,映出一抹复杂难辨的神色:狐疑、期许,还有一丝几不可察的焦灼。

周婉儿捕捉到那神色,唇角微扬。

她接过阿苦递来的热汤。

阿苦蹲在一旁,手指在膝上画着圈。

周婉儿抬手,轻轻搭在她腕脉上,声音低而稳:“月事可常提前?色暗有血块?痛时喜温喜按?”

阿苦连连点头,眼里闪着光,像溺水之人抓住浮木。

周婉儿沉吟片刻方道:“稍后我写一方,当归、川芎、赤芍、香附各三钱,加炮姜、肉桂温经散寒,再以益母草调之。连服七日,可见起色。”

她顿了顿,目光越过阿苦,直直望向铁栅外的管营。

“药材需得干净,最好是新晒的。”

管营默不作声的转身离去,硬靴踏在石板上,声音渐渐融进甬道深处的黑暗。

周婉儿垂眸,掩去眼底一闪而逝的锋芒。她拢紧粗布衣襟,背上的鞭伤仍在灼痛,却痛得清醒。

三日,七十二个时辰,她要在刀尖上跳舞,用一剂汤药、一纸脉案,为自己撬开一条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