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回归周府(1 / 2)

('晨钟初歇,听府后院槐花正落。

周婉儿披一件月白短襦,立在听雨轩外的石阶上,看着周慎行将最后一卷医书装入藤箱。

藤箱边角包铜,敲出清脆的回响,像给旧日做一场干脆的了断。

听风吟自回廊转来,玄衣换作家常的月青色,手里却仍是那把从不离身的乌鞘宝剑。

他目光掠过周婉儿脚边两只箱笼,微微蹙眉:“婉儿,你真的要搬回去住?“

“叨扰已久,我心甚是不安。“周婉儿含笑,语气温和却疏离,“再住下去,只怕你这大理寺司直的府邸都要改作女医馆了。“

“你若愿留,改便改。“他声音低下来,带着不易察觉的急切,“改作什么都无妨。“

周婉儿听出他话中切切挽留之意,也知道这意思里包含的深层用意,只是她不想勉强自己。

她是她,原主是原主,虽然同名同姓,却有着颠覆性的差异。

听风吟并非不好,只是她对他没有感觉。

“听大人好意,婉儿心领。“她微微一福,“皇上已将周家旧宅赐还与我们,我兄妹二人若不回去岂不辜负了皇上美意?”

“听大人?”听风吟颇有些伤感,“如今你对我生分至此,我想知道是何缘故?”

“……”

晨风吹过,槐花如雨,落在她肩头,也落在他紧握的剑鞘。

两人隔着花雨对望,一时无言。

最终,听风吟无可奈何的低语:“我送你们。“

周婉儿的话语也极简:“不必,你多保重。”

周慎行也向听风吟抬手抱拳:“听公子对我兄妹二人的眷顾,慎行矢志不忘,今后若有用得着慎行的地方,公子直管吩咐便是。”

听风吟的眼角沁着泪花,他不想让他们看到,只颔首向周慎行一抱拳,权作回应,亦作掩饰。

……

午正,宣徽门外,内侍高捧黄绫圣旨,引周氏兄妹至城西槐树巷。

巷口青槐成行,风一过,翠影婆娑。

昔日镇军副使周孝通的府邸便坐落于此——三年前被抄没,归入户部。

石狮子依旧,苔痕青翠,铜钉兽头大门透着一股威仪。

如今,年轻皇帝又将这宅邸赐还给周婉儿,并整饬一新,门楣上还有他御笔亲题的“清白第“三字,入木三分,尚带漆香。

内侍笑眯眯递上钥匙与银盒:“圣上另赐婉儿姑娘安家银一千两,婢女十个、小厮十个、马二匹、车一辆,另赐'白玉堂'匾额,恩准婉儿姑娘开设女医馆,济世救民。”

周慎行双手接过匾额,吩嘛几个小厮过来挂匾。

一阵噼啪作响的爆竹响过,白玉堂匾额挂上门楣,覆着红绸布,只待揭牌。

看着这匾额,周慎行深知得之不易,他指尖微颤,眼眶泛红,不禁喜极而泣。

内侍笑看这一切。

周婉儿向内侍深深一福:“谢皇上隆恩,务请大人转达,婉儿必不负皇上嘱托。“

内侍笑眯眯的看了看周婉儿,又抬头看了看府邸大门。

“嘿嘿,这下好了,婉儿姑娘又有家了。”

这话一下勾起了周婉儿的痛切记忆,想起穿越以来替原主所受的难,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是啊!内侍大人说的极是……”

寒暄几句,内侍告辞,自回宫去复命。

府门洞开,显山露水。

周慎行踏过门槛,小心翼翼,脚步虚浮,像踩在一层薄云上。

这是一处三进三出的宅院,由三重院落组成,每重院落包含堂屋、厢房、耳房等房屋。

前庭那株老石榴不知何时已开过花,残瓣殷红,如父血,如母泪。

周慎行忽然回身,对周婉儿和众家奴大声道:“咱们周家又活啦。“

周婉儿笑而不语的点了点头,款步跟随他往院落深处走去。

对于周家兄长难掩的激动心情,她颇能理解,毕竟此处承载了他和原主的所有记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