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 1)
一个人成长到上战场要18年,一架无人机在流水线上只需要一分钟,人多有什么用?
毛岸英在写给父亲的信里更是直接了当,他在这边看到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东西,如果新中国对上东大的军队,或许还没出门就伤亡惨重了,最后可能连人家的毛都伤不到一根。
傅作义这个新中国的第一任水利部长显然很辛苦,虽然衣服收拾得很整齐,但脸上疲惫感和黑眼圈是遮不住的。
主席握着他的手,感叹的说道“辛苦你了。”
傅作义激动的说道“不辛苦不辛苦,我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有机会主持淮河治理这种工程,能治好这条河,傅某人也算是能死而无憾了。”
主席哈哈大笑“可不能死,以后的黄河治理,长江水利工程都还要你们的经验,一定要保重身体。”
大家寒暄完毕,主席问起了工程进度,傅作义一脸的不好意思“虽然国家给我们调了不少工程机械,但工人们都不熟练,陷车翻车这种事故经常发生,效率就高不起来,我们已经在想办法加强工人的培训了,但培训的老师实在太少了,国家能不能再调一批给我们?”
此时还从来没来过淮河治理工程的邹临天也中途和主席的队伍汇合了,看到主席看向自己,邹临天无奈的摇了摇头“现在最紧俏的就是工程设备驾驶员,淮河工程又是河道施工,本来现场条件就复杂,对驾驶员的要求更高,这种水平的驾驶员全国都没有,只能靠自己练。”
主席点了点头,对傅作义道“你看不是我不帮你,连小邹同志都说没办法了。”
傅作义苦笑“新手对设备的损耗太大了,希望小邹同志不要骂我们项目部就好。”
邹临天摆了摆手“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国家和我对此都有心理准备,这是培训人员的必要损耗,傅部长不必担心,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大家此时已经走到存放损坏设备的地方,看着那一眼往不到头的挖掘机,推土机,泥头车,主席也倒吸一口凉气“这都是坏得不能动的?”
傅作义一脸无奈“这些设备都太先进了,一点小问题我们自己还能想办法修一下,大问题我们甚至都无从下手,机修组试着拆了几台维修,要么修不好,要么装不上去,要么拆都拆不了。”
主席把目光投向邹临天,邹临天硬着头皮说道“我到机修车间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吧。”
一走进机修车间,邹临天眉头就皱了起来。
整个机修车间杂乱无章,地上全是车子轮胎带进来的泥土,工具也是这里一摊那里一摊,上面全是油污,上百人围着几台机械在捣鼓,还有人拿着大锤在拆轮胎。
再转头看看傅作义等人,都是一脸的理所当然。
想想也是,这年头根本没有什么现场管理的概念,都是什么活拿起来就做,做完就拉倒。
有人认出了主席,激动得差点把锤子抡到对面工友的头上。
有人跑上前来,想和主席握手,看到自己一手的油污,又不好意思的缩了回去。
主席却是毫不嫌弃的拉过他的手,认真的说道“你们辛苦了。”
见到主席的热乎劲还没过去,就看到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让他们全体集合。
有主席和傅部长在那里看着,机修工们对年轻人的身份倒是没有怀疑,很快就排好了队伍。
“一组现在打扫地面,二组清洁工具,三组整理零件,四组摆放维护设备……”
主席他们当然不能在这里看着邹临天指挥人干活,很快就去了别处继续视察,邹临天把这一百来人指挥得团团转,忙活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把机修车间收拾出了一个样子。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