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1 / 1)

等到再次集合的时候,面前的年轻人突然爆发,口水都喷到了机修车间主任和几个小组长脸上“你们自己看看干的什么玩意,装轴承手套上还有泥沙,拿铁锤往里面砸。这些设备国家花了几千吨白银换回来的,谁允许你们这样糟蹋的?

拆下来的零部件不做标记,不写序号,是不是拆下来就装不上去了?

明明有扒胎机,还在用锤子拆轮胎?”

说到火起,邹临天拿起一把扭力扳手“就这样一把扳手就值白银一二十斤,我刚才进来看到上面全是油,你们就这样维护工具的?”

车间主任人都麻了“一把扳手怎么可能这么贵?”

“贵?你知道你们这个车间全部的工具花了多少钱吗?1200万新币,12吨白银。

你们要是还按你们以前那种小作坊做事的风格来,就是在破坏国家财产,就是新中国的罪人。”

邹临天很无奈,每个工地上都有机修车间,但乱得像这样的,他就是第一次见。

所有的规章制度他都有发放,很明显这个车间就没有执行过,还是按他们自己的那套来。

已经转了一圈回来的主席等人此时也站在车间外面,傅作义脸色都黑得像锅底了。

看到邹临天终于停止了喷人,开始教工人们如何使用这些先进工具,傅作义尴尬的向主席解释道“我只看到他们没日没夜的忙活,天天干劲十足的加班加点,没想到问题这么大。”

主席点了点头“从杂乱无章的小作坊转向现代化的先进工厂,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工厂不是有先进设备就行,还要有高素质的工人。

小邹同志不光为我们引进了先进的设备,还带来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今天小邹同志的话你们都要记下来,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晚上吃饭时,傅作义还想做检讨,却被邹临天拦住了“规章制度没有彻底执行是一个方面,我们工业发展局没有做好培训工作也是一个方面。

今天晚上加个班,我带他们拆一台发动机,告诉他们有条不紊的工作流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说实话,邹临天自己也没拆装过这种大型工程机械的发动机,但他知道一个原则,一是严格按维修手册操作,一是严格按顺序来摆放零件,所有的螺丝都整齐划一的放在零件盒里。

这样安装的时候不丢件,不搞错顺序,至少不会出现装不上去这种情况。

一百多工人看着邹临天在车间主任和组长们的辅助下,把一台发动机拆散,所有的零件整整齐齐的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摆放在工作台上,更换了破损的活塞缸套之后,又从后到前把一个个零件装上去,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原来只要做事有章法,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

一台发动机从晚上六点多搞到凌晨三点,邹临天等工人们把发动机往车上装的时候,偷偷取下了他挂在车间天棚上的两个摄像头,这是他为了防止出错,专门用来拍摄拆卸过程的,在装配过程中,除了维修手册,拍的视频他也借着上厕所的机会,在手机上看了几遍,幸亏没有出丑。

邹临天在维修车间又呆了三天,这年头的工人都朴实,邹临天愿意教他们东西,他们也就愿意听邹临天这个年轻人的指挥,所有人在邹临天的要求下,工作作风大有改观。

邹临天离开时,傅作义亲自来给他送行“以前听小邹顾问的故事时就惊为天人,现在看到小邹同志的本事,才知道一点都没夸张,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邹临天心虚得很,连连摇头。

这几个带着工人们修这些工程机械,他没少窜到东大那边请教专家组,那点东西都是现学现卖,差点没露馅。

.b